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65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在潮州写下了30多首诗歌,不仅生动地描写了潮州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也使其诗风发生新变;对宋代粤东历史文化和杨万里的创作历程,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拓展与新变——对岭南文化研究发展走向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凤莲 《探求》2003,(1):71-75
对岭南文化研究发展走向的思考与把握,离不开建构与变化两个中心,也不能欠缺拓展与新变的支点。对岭南文化的关注、表述与研究,也经历了从弱到强、从隐到显、从零散到集结这样一段进程,留下了一条时世变迁而质文代变的研究发展轨变。  相似文献   
73.
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诗有“诗史”之称,《梅村词》也表现出时代风会与个人遭际的影响,以其《满江红》词表现最突出,可称词史。明清易代之际的大背景促成了吴伟业词风的变化,也促成了时代词风的变化,即由软媚柔婉到慷慨悲凉。由媚而雅是明清之际词学转变大势,直接影响到清词的品格,开启清词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74.
晋宋之际士人新变文化心态的形成,与佛学东渐有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佛学东渐造成中土传统文化的新变是影响士人文化心态新变的重要背景;二是佛教中的新变观念是促成士人求新文化心态形成的重要因素;三是晋宋之际佛教新思潮的大量涌入是推动士人文化心态新变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75.
新传媒的出现,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不仅能满足人的各种需求,它还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和作用。新媒体尤其改变了以往"你写我读"的书写方式,形成了读写之间的认知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以及人生经验交流的平民化书写潮。因此,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交互性。以网络媒介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学的存在和发展,构成了新的文学生成、传播、接受机制和新的文学环境,引发中国文坛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文学观念的变化和文学民主化问题最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76.
龚自珍诗歌中“落花”意象的出现频率极高。龚自珍不仅结合清嘉道之际暮气沉沉的时代背景,以落花自喻,抒发一生襟抱未开、先觉于时代又不得脱离时代的壮志难酬的悲情,更通过对传统落花意象的重新诠释和组合,与花共鸣,将花作为生当“末世”屈居下僚的才智之士潜在的不朽价值的象征。诗人一扫传统诗词中落花纤弱凄婉、缠绵哀怨的阴柔之气,代之以充盈生动、鲜活激扬的阳刚、壮美格调,将落花所预示的新生与诗人除旧布新、改革图强的精神相扣合,进而借落花群像传递出诗人强烈的生命主体意识和急切的社会变革愿望。  相似文献   
77.
清词发展到嘉道时期,呈现出新变格局.首先,清词由抒写“空中语”转为抒发哀世之音,与社会现实愈发靠近;其次,词人的审美情趣由“娱”转“郁”,显示出与以前不同的气象;第三,常派的理论在词坛虽有相当大的影响,但其创作却处于缺席状态;第四,浙派词人沾染了江湖气,并遭至猛烈批评;第五,浙、常两派正视对方的存在,并处于一种离合的复杂状态.对于清词的发展演变而言,嘉道时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与清初和晚清相比,嘉道词坛虽然名家辈出,但缺乏可以与之媲美的大家,即缺乏在词学理论与词体创作上都能引领潮流的领袖型词人.然而,嘉道词人能在因袭中渐趋变异,坚持开辟词之新界,亦是很值得关注的.  相似文献   
78.
宋代是田园诗发展的一个高峰期。杨万里和范成大的田园诗是这一时期较有代表性的田园诗,通过二者的比较,可以见出田园诗的新变,即充满浓厚的泥土气息突破了前代田园诗狭窄的题材;能够深入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能够从多个视角来观察田园生活,打破了它的局限性,使得田园诗有了更广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9.
当代社会,大众文化成为最为典型的文化形态,作为一种在市民土壤培育下成长起来的文化模式,娱乐性在其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这样一种语境之下,当代丑文化逐渐告别传统的精英姿态,它在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中逐渐发生了新变.传统丑文化所具有的创造性、崇高化、精神性的品性,在当代丑文化那里逐渐让位给复制性、滑稽化和生物性的内容.当代大众借由丑的刺激实现对焦虑、空虚的发泄,并由此得以暂时摆脱现实,实现人与人之间平等的身体对话.  相似文献   
80.
元代赋学观念是复古的,是在复古派与反复古派的反复辩难中发展而来.元代赋的总体倾向是以“崇情祖骚”为引导的,其中复古和抒情是最为本质的特点.在修辞方面不加夸饰,真诚朴实,稍带些粗放,复古中力求新变,于是,论学则尊道德而鄙文艺,论文则崇本实而去浮华,成为元代前期文坛的主要风气.元赋冲破了经学说教及文学形式的种种藩篱,创造出古雅的、富有生命气息和真情实感的赋作,成就了元代辞赋独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