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36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6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81.
颜爱民  张夏然 《管理学报》2011,8(7):954-958,1003
在阐明道家"无为而治"传统释义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语境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无为而治"思想中的全息性和自组织性,以此推出"无为而治"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2.
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隐藏着深切的民生关注,"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作为民众利益的管理者们,如果不能时刻把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无论他曾经创造过怎样骄人的业绩,失去民心的一刻就是其失去权力的起点。  相似文献   
83.
窦太后对汉初推行无为政治具有重大影响,但由于身处男权社会,再加上遵循黄老学说的柔弱之术,她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幕后而不是台前。在窦太后参与政治的40多年时间里,她始终利用与三位皇帝的特殊关系,抓住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倡导黄老学说,坚持把黄老学说作为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二是荐举信奉黄老思想的人才,打击和压制主张儒家学说或法家学说的人才。窦太后一生崇尚黄老学说,坚持无为政治,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既受家庭出身的影响,也有吕、薄两位太后的浸染;既是政治生涯的体验,也是修身养性的感悟。  相似文献   
84.
文章从本土化政治哲学的视角解读新兴的"治理"(governance)理论:认为以民间社会自组织机制和国家与社会合作互动机制为中心的"治理"理论,其实质可以解读为老子所说的自组织自发秩序之"道",它是高度理性化了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具有后现代的特征。而老子的"无为而治"则是朴素的治理理论。  相似文献   
85.
老子认为"道"即"自然法则",提倡"无为而治",这与西方亚当·斯密的自由经济"看不见的手"有异趣而同功.市场经济中自由经济与政府调控一直处于一对互为矛盾的共生关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太极鱼形图来看,这种关系如太极鱼形图中两个部分,此消彼长、处于动态的平衡过程中.  相似文献   
86.
历来的统治者都将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作为治国的方略。本文主要考究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老子《道德经》中以德治国方略的基本内容 ,总结老子以无为而治为根本 ,尊道贵德 ,修身治国以及致虚守静的系统德治方略 ,并阐明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7.
本文是“内七篇奥义”系列的末篇。《应帝王》是展示庄学至高理想的“至人”论。郭象谬解篇名为“应为帝王”,旧庄学沿袭至今。作者运用结构分析法,无懈可击地论证了篇名读做“应帝(道)”之“王”,意为“顺应天道的王德之人”,即至人。从而自始至终、逻辑融贯地完整抉发出被旧庄学遮蔽两千年的“内七篇”奥义。  相似文献   
88.
老子哲学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道家的创始人,老子的哲学思想可谓博大精深,其中也蕴藏着丰富的管理智慧,值得现代企业管理人员好好借鉴.  相似文献   
89.
90.
“小国寡民”并不是要退回到原始社会,它通过理想化的形式,表达了老子的社会改造构想。这一构想的深层理念是自然主义,无为则是实现这一构想的具体方法。“小国寡民”的社会改造方案包括政治与人生两个方面。在政治上,老子主张实行无为而治,尽量减少政府的意志和不必要的干预,使人民与政府相安无事。在人生方面,老子主张减损贪欲和智巧,化简人际关系,恢复和保持人心质朴淳真的自然状态。这些构想都是老子针对时弊提出的,反映了道家学派的社会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