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8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29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4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39篇
理论方法论   53篇
综合类   2273篇
社会学   129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作为语篇特征之重的衔接和连贯特征备受语言学家重视.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内,语篇宏观原则包括指称链贯穿全文原则、相似性原则、强化原则、大小对称原则等;微观衔接原则包括复现指代原则、阻断原则、心理距离原则、复现原则、累赘省略原则、共知信息省略原则等.  相似文献   
102.
张亚楠 《理论界》2013,(9):200-202
语篇分析理论历史悠久,流派众多。本文梳理并整合了语篇分析的三大流派,构建了语境-体裁-语言三个维度的语篇分析方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课堂上以教授英文求职信为例,将多维度的语篇分析方法加以应用,并证明了该方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3.
庄小军 《金陵瞭望》2009,(16):101-103
一面伟大的旗帜指引着一条光明的革命道路。历史可以作证,世界可以作证。88年前,当13位肩负中国命运的使者云集上海,在南湖游船上吹响战斗的号角,从此后。这面旗帜经受着一次次血与火的洗礼,始终飘扬在历史的山头,飘扬在每一位党员的心中。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方志敏的《清贫》,历史长河将给这面旗帜客观公正的定论,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为全中国人民谋求幸福的伟大的党。  相似文献   
104.
关于《文选》选文定篇之得失,古人多有争议,骆鸿凯《文选学》问世以来,赞扬一派成为主导,但骆氏意见颇可商榷。较之今人选本,可知同期大量文章精华未收入《文选》。作为一部总集,《文选》不录经史诸子,对陶渊明、鲍照等大家作品取择失当,因而总体上未能完全达到"总集之为书,必考镜文章之源流、洞悉体制之正变、举历代之大宗、柬名家之精要"的标准,因而《文选》选文定篇存在显著失当。这一失当有着深刻的原因,它又可以结合时代风气、儒家文学观及编者出身等方面来理解它。  相似文献   
105.
20世纪2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在西方现代哲学和语言学的影响下,发生了"语言学转向",语言学批评也逐渐成为新时期文学批评的重要方向。篇章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自兴起以来,不断地对文学理论施加着一定的影响。语篇分析整体论是一种基于哲学与语言学的全新思想观点,强调语篇分析必须从整体入手,把握不同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思想在当代语言学界正在兴起,而在中国语言研究传统里,整体论思想也源远流长,中国传统的语言研究整体论分为起承转合结构说和主题论两部分,这与语篇分析的整体论思想不谋而合。文学语篇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篇,它与普通语篇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语篇分析的整体论思想也可以为现代文学批评提供借鉴,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6.
107.
先秦文献篇题多为"无义之题",但<诗经>的篇题不同,其近200篇篇题是对诗句的缩略或诗意的提取,为"有义之题",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结构、能够进行意义分析,被人们当作一个个音义结合的固定单位在口头和书面中相沿习用,它们的形成反映了一定的语言学规则和文化心理规约,可以说<诗经>篇题的形成是汉语缩略构词的早期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08.
语篇分析不仅是理解字面的意义或拘泥于形式上对语篇内容的再现,通过把读者观点与作者观点进行对照并使之"问题化",排除语篇中的时空单一性,解构语篇的中心,在此提出发掘语篇中大量的隐性观点和由此带来的语言能力发展机会,从而构建动态场式的语篇为新起点,以引起广阔的视野分析和语篇理解。  相似文献   
109.
随着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化,有很多的学者将具体的语言学理论指导翻译实践.语篇衔接理论作为语篇分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创建以来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选取张培基先生《英译中国现代散文》中《今》的英译本和原文进行对比分析,从衔接手段角度去分析汉英翻译应注意的问题,从而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10.
同隐喻一样,借代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然而,长期以来,借代研究仍然拘泥于修辞范畴,其功能得不到充分体现.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在引入理想化认知模型(ICM)的基础上对借代的工作机制进行重新探讨和认识,同时对其在语篇连贯和衔接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