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4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98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新世纪领导者》2007,(8):25-26
地处黄河岸边的齐河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因春秋时期齐国正卿晏婴的封地而得名“晏”。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朝气的土地上,有一支老百姓口碑传送的战斗集体——齐河县公路局。走进这里,到处呈现平坦而又宽敞的柏油路,路旁,成行而又碧绿的翠柳,是由该局员工们的汗水所浇注。  相似文献   
32.
用师者王     
<正>春秋时期曾子有句名言:"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意思是说领导者任用才能超过自己的人,可以成就一番伟业;任用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取得不错的业绩;任用不学无术、唯唯诺诺之辈,那必定失败。"用师者王",确为事业成功之要。各级领导干部要以"用师者  相似文献   
33.
自汉代以来 ,“礼坏乐崩”一直作为对春秋战国的经典描述 ,事实上 ,就春秋时期而言 ,西周传统的礼乐虽然在不断遭到破坏 ,一些原来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礼乐规定被改造或僭越 ,但同时西周礼乐的社会功能并没有随周王室的衰落而减弱 ,反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不同的方式受到更普遍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表现出传统与时代、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4.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阶段,这在军事领域也有显著的反映,主要表现为战争指导观念发生根本的变化,即由崇尚“军礼”转变为提倡诡诈权变。与此相适应,当时的作战方式也有了明显的变革,战术运用呈示出新的面貌。战争实践的进步和兵学理论的发展互为前提,相辅相成,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已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35.
春秋时期是礼乐制度崩坏的时期,也是礼学思潮兴起的时期。春秋时期礼学的兴起表现在礼的地位的提升,礼的根源的追溯,礼的价值的反思,礼的涵义的辨析,礼治内容的重新诠释。  相似文献   
36.
37.
有一句成语叫"唇亡齿寒",这句成语源自于"假途灭虢"的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向虞国借路伐虢,然后顺路灭了虞国。这一段发生在两个诸侯国之间的故事,却给后来的人们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处理国家间关系的经验。春秋时期,在现今山西一带有三个相互毗邻的诸侯国,虢国、虞国和晋国。这三个邦国都是周王室的同姓封国,早在西周的时候, 由于血缘关系较近,这三个诸侯国之间也还和睦,可是到了春秋时期,随着血缘关系的疏  相似文献   
38.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古至今人们对美的追求从没停止过,美丽的女性总能激起诗人们无限的灵感,诗人们对美女的吟颂更是亘古不变的主题。诗人们最爱吟咏的是女性的美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春秋时期的《诗经·卫风·硕人》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纤纤手指似芦苇的新芽,她柔白皮肤似凝结的羊脂,蝤蛴(天牛幼虫,黄白色、圆筒形,借以比喻妇女脖颈之美)一样的脖子,牙齿像葫芦种子,洁白整齐,秋蝉的方额,细细的蛾眉。  相似文献   
39.
南天 《中华魂》2011,(4):26-26
孔夫子做梦也没有想过,到了21世纪,又大红大紫起来。这可算是身后逢盛世.远非春秋时期可比。尤为幸运的是.在这被称为全球化的时代,真正实现了他的周游列国、“如有用吾者,吾其为东周乎”的理想,再也不用担心厄于蔡、绝粮于陈,“皇皇然若丧家之犬”的苦日子了。  相似文献   
40.
春秋时期诸侯国外交中音乐是必不可少的礼仪之一,主要应用在诸侯觐见天子、诸侯国君相见以及诸侯国君接见其他国家的使臣三个不同的场合。在音乐内容方面不仅规定音乐表演的程式及演奏曲目,在外交用乐中对乐器的使用及摆放同样加以规范。宴会上出现的赋诗环节同样是属于用乐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