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15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389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史记》中"酷吏"词义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主张的“以民为本”有人道主义(以人为本)的因素,所以宽大为怀;法家“以法为本”,难免冷酷无情。这是两种文化的分歧。我们从这个角度重新认识“酷吏”之“酷”,认为:1.视酷吏为“残酷的官吏”是一个误解。按《史记》本传,酷吏的本质特征是“刻深少恩”,即“冷酷”,而非“残酷”。“残酷”只是个别人的行为,不能代表整个群体;2.他们的“刻深少恩”与法律的准确性、客观性有必然联系,并非个人阴暗人格的表现。但由于传统社会提倡“仁治”,致使人们对《史记》中的酷吏存在误解和偏见。  相似文献   
42.
“绘事后素”辨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绘事后素”出自《论语·八佾》孔子与子夏的一段对话中。孔子借用“绘事后素”来解释庄姜“素以为绚”的美,子夏又将之引申到习礼的过程中。后人对“绘事后素”的解释,有绘事“后于素”和“达于素”两种,从商周时期衣帛彩绘的实际过程出发,认为将“绘事后素”释为绘事“达于素”,更贴近孔子的原意,更切合当时的织绣工艺的实际,从训诂上讲,这一解释也不违背先秦时期“后”字的常见用法。  相似文献   
43.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较之帛书及诸今本老子,分篇分章迥异,而且相同之章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仅就可比的文句看、有六十余句异于帛、今本。本文除了文后列表,-一列出这些含义不同的文句外,还重点分析了十余句有关老子重要论断的文句,其差异与讹误实属惊人。  相似文献   
44.
鄂温克-埃文基民族的“尼姆恩加堪”属于通古斯民族的民间文学,是一种包含多种艺术体裁样式的原始混合艺术。“尼姆恩加堪”产生的渊源与该民族形成与发展史密切相关,关于其体裁类型和特征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尼姆恩加堪”的启句“特凯宁”因记录族源产生、世界伊始的状态而被认为是“尼姆恩加堪的根”。启句是构成“尼姆恩加堪”这一民间文学体裁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45.
新古典经济学以基于形式逻辑的数理模型,来为现实社会的收入分配进行辩护,不仅将现实收入都视为合理的,而目论证市场机制将会导向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甚至以逻辑上的最优来设计市场机制和秩序。然而,现实世界确实与主流经济学的理性模型相差甚远,糟糕的经济危机就是明证,而主流经济学不仅无法预测它,而且更无法解决它。  相似文献   
46.
在实据性和证素的语用研究理论基础上,对大量广告语中的证素进行语用功能分析,并且发现证素作为语言传信度的重要证据之一,为衡量广告语传信度提供了可行的标准。试图揭示广告是怎样运用证素更好地引导消费。  相似文献   
47.
现代社会必须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现代教育学、心理学认为:课堂教学必须符合教学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48.
北魏提供给宗室的经济补助称为亲恤,亲恤有恩礼戚属之意,是增强宗室内部凝聚的重要手段.北魏亲恤源自部落时代分配战利品的习俗,初始形态是生口的赏赐,神元帝的全体后裔无论亲疏远近皆可获得此项待遇.孝文帝太和中,随着宗室族制的改革,亲恤的范围被压缩至“当世五属”或“四庙子孙”之内,表现形式除宗王享有臣吏外,其他折换成绢帛谷粮等实物.亲恤范围的调整引发出服疏宗的不满,加速了宗室势力的分化.北魏亲恤为后世所沿袭,乃宋明宗禄制度的前身.  相似文献   
49.
日本武士这一社会角色出现于平安时代中期,在平安后期势力迅速壮大并取得政权。自镰仓时代至19世纪中叶的江户时代末期,武士政权在日本历史上持续了近700年。贯穿武士社会的伦理思想即武士道思想,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战国时代以前,武士道主要表现为"恩"的社会意识,战国时代表现为"生"与"死"的社会意识,江户时代则表现为"敬"与"诚"的社会意识。无论哪一阶段,武士道思想的极端性都是昭彰醒目的。  相似文献   
50.
从语用否定是否受语言形式限制的角度,可以分为微观语用否定和宏观语用否定。微观语用否定包括由违反量准则形成的语用否定和违反方式准则形成的语用否定;宏观语用否定包括预设的否定和语体色彩的否定。使用语用否定可以达到辩解、设置悬念和幽默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