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3篇
社会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余玮 《老人天地》2013,(3):18-19
去年夏天,87岁的漫画家李滨声在北京恭王府举行收徒仪式。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的古琴美女金雨阁正式拜入滨老门下,成为跟随李滨声学习漫画的第一人。众多文化界人士见证了此次收徒仪式。有人问李滨声,为何要收一名外行人当徒弟?李滨声说:漫画是画印象,画认知,画对于事物的看法。我和华君武、方成都是半路出家的。  相似文献   
12.
《吕氏春秋》杂而成家不仅在于兼容并蓄,而且有系统的思想体系即以政治理论为主旨。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谓先秦诸子各家皆"务为治",深刻指出了其中"知人"、"为治"的参政目的。正因为诸子各家皆"务为治"才促进了《吕氏春秋》杂家特色的形成,同时该书杂而成家及突出的政治理论思想,也正是诸子各家因"务为治"而融通发展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3.
萧绎思想体系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萧绎生当中国历史上由南北对峙走向南北融合的历史时期的前夜,其思想体系呈现杂取儒、释、道而兼涉兵家、墨家、名家、法家、农家等众家学说之长,以成一家之言的杂家特征。这种特征是萧绎欲混天下为一统以成就帝业的政治雄图在思想学说上的反映,代表着已虎踞上位的江左北人武力集团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统治地位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吕不韦在秦庄襄王、秦王政两朝任宰相,执掌政权。从吕不韦提倡“义兵”改变了尚首功、计首授爵的大屠杀政策;重视兴修水利和农业生产科学化,提高了粮食亩产量;招贤纳士为秦收罗人才;以杂家思想代替残暴寡恩的法家思想等四个方面,可见吕不韦在历史上的功绩。但由于吕不韦把无德、无才的嫪毐推上政治舞台的过失,既乱了秦政,也给秦王政剥夺相权,消灭吕不韦集团找到机会和借口,最后迫使吕不韦饮鸩自尽。吕不韦对秦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国家的统一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吕不韦一生,功大于过。  相似文献   
15.
李杰 《老友》2009,(5):42-42
老伴爱好广泛,读书、写稿、琴棋书画无一不爱,我常调侃他是个"杂家"。他倒能借题发挥,说能称得上"家"的人,身边该有个好"秘书"。  相似文献   
16.
鹖冠子为战国晚期楚国人,其著作《鹖冠子》是成书于战国晚期中后期的一本先秦古籍。虽然对《鹖冠子》一书,吕思勉、李学勤、吴光、孙以楷等先生已确证其非为伪书,但是也并非如许多学者所言为黄老著作,而应该是先秦杂家的著作。对《鹖冠子》的重新定位研究,对于认识战国秦汉之际南北文化的交流、中国哲学以及整个文化思想学术的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前235)与其门人共同完成的一部著作。全书杂陈各大流派的学说思想而又自成体系,这一特点也体现在修辞学研究方面。《吕氏春秋》的修辞观以儒、墨、道、法为主,也吸收了先秦其他学术流派的思想。其修辞学思想来源于社会,受到社会的制约,又反作用于社会。  相似文献   
18.
《吕氏春秋》的思想主旨是“王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氏春秋》一书 ,在《汉书·艺文志》中列为杂家著作。但许多学者却认为杂家没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主导思想。其实 ,杂家就是杂家 ,“王治”是《吕氏春秋》的学派宗旨 ,取各家之善、形成一个新的统治理论模式就是其理论体系。不应用另外一个学派的思想来解释《吕氏春秋》。  相似文献   
19.
杂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九大学派之一 ,有自己的学派宗旨 ,有庞大的弟子群体 ,有著作 ,有稷下先生作为学派领袖。杂家学派产生在稷下 ,淳于髡是杂家学派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20.
《吕氏春秋》为先秦杂家代表著作。对于这部书,不少学者视之为杂拼、杂凑,与同时代产生的《荀子》《韩非子》等古籍相比,《吕氏春秋》颇不被重视。《汉书·艺文志》首列杂家,并且阐述了杂家的特点是有益于王治。从此,《吕氏春秋》有了自己的学派归属,这部著作独特的编选标准和编排方式,也印证了班固关于杂家特点的认识是正确的。自《汉书·艺文志》之后,历代目录书籍的诸子类中均著录杂家,杂家作为独立一家的地位正式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