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5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43篇
管理学   244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09篇
人才学   44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096篇
理论方法论   179篇
综合类   2680篇
社会学   129篇
统计学   10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论述了什么是元数据及都柏林核心 (DC) ,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的元数据著录项目宜选用DC的原因、数字图书馆的结构及元数据的组织方式等 ,介绍了元数据在世界各国的应用 ,最后探讨了与DC相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校文科学报工作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文科学报是对高校学术成果的一种展示,是促进高校学术研究的一个园地;同时还承担着对作者、读者进行学术引导、指导的作用。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其编辑的工作特质有哪些?编辑要不要走学者化的道路?本文针对有关问题做了初步研究,有待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校文科学报的“当代化”是相对于时下盛行的“现代化”而言的。它是根据我国高校文科学报的发生及其发展历程的阶段性特征 ,以及“当代化”所蕴涵的人类文明进程的阶段性定位和“与时俱进”的时代性体现的科学内涵而提出来的。“当代化”具有现实性和求真性的鲜明特征 ,对于 2 1世纪我国高校文科学报的发展是一种求真务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元代文论是古代文学批评发展史上较为薄弱的一环 ,却又是联系唐宋文论与明清文论的纽带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余阙是一位少数民族作家 ,但他的文论对整个元代的文论有着深厚的影响。他对前代文论有因有创 ,有承有传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元代文论发展的大概。既强调“质” ,又不忽视“文”的文质观 ,逐渐摆脱了“论文派”与“谈理派”的偏颇 ,倾向于二者的调和 ,而其“文弊当革”的进步文艺发展观 ,更是他的创新之处 ,这一理论的提出 ,对当时文坛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普通集族{Xt}t?T(T为无限集)的直积Ⅱt?TXt出发,给出模糊集族At?F(Xt)(t?T)的直积概念;将通常的映射?:Ⅱt?TXt→Y扩展为模糊集族的直积Ⅱt?TF(Xt)到Y上的模糊集F(Y)的映射。  相似文献   
16.
GUO Da_jun教授等在<非线性算子的耦合不动点与应用>一文中对某些算子引入了全连续混合单调算子的耦合不动点的概念,得到了极小、极大耦合不动点及其相似.本文建立了一迭代序列,将其结果推广到更广泛的一类映射--半紧1-集映射,并削弱了紧性和全连续的条件,得到了乘积空间中的极小、极大耦合不动点定理.  相似文献   
17.
高校文科学报在高校不断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 ,应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发展先进文化的理论对高校文科学报的创新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认真学习 ,深刻领会 ,结合实际 ,准确定位 ,才能更好地用发展先进文化的思想和理论来指导高校文科学报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天顺八年,金湜、张城作为正、副使赴朝鲜颁明宪宗登极诏。在朝鲜期间,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艺,与朝鲜文臣赓酬唱和,留下了许多诗文。朝鲜为了表示事大之诚,更为了显示本国的文雅之关,将这些诗文辑录刻印,即《甲中皇华集》。学界关于这一问题,尚未展开探讨,文章探讨了《甲中皇华集》的成因,内容方面的特色及双方唱和的竞争意识、使臣形象的差异问题,以求对研究中朝文学关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谭世宝 《学术研究》2003,(9):125-128
本文试据《说文》列举若干具体例证 ,以说明《说文》有崇殷商有倾向  相似文献   
20.
唱和词集与词坛风会关系密切.明清之际唱和词集较多,文章仅限于明天启至清顺治年间,共有五部唱和词集.这五部唱和词集重小令,内容多绮艳,风格尚婉丽,表现出<花间>词风的特征,这与当时词坛<花间>余波仍旧盛行有关.明清之际,<花间>余波有起伏消长.<幽兰草>体现它高潮开始的标志,<唱和诗余>体现它的新变;而<遁渚唱和集>的黍离之悲,<随草诗余>的人生感怀,则体现出运渐背离<花间>词风的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