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越绝书》是一部江浙地方史书,著者不清。明代著名学者杨慎用译解其中隐语的方式破译其作者,有成功之处,也有缺陷。包括对文本内证的破译没有外证支持,在推导逻辑上也存较大不周全。笔者回顾它,一方面证明笔者用译解其中隐语的方式对《西游记》最终定稿人阎希言师徒的确定,也是史有前例,并非“一个痴人说梦”;另一方面则说明,“阎说”吸取了杨慎破译《越绝书》作者时的教训,不存在内外证不平衡和逻辑不顺等缺点。  相似文献   
32.
杨慎与李东阳:观察明代诗学流变多样态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慎诗学的形成跟李东阳有重大的关系,第一,李东阳主张“求声于诗”,即重视诗歌的音韵之美。作为诗人兼古音学家,杨慎诗学主张更进了一步,是求古韵于诗。第二,李东阳主张辨识格调,开格调论先河。杨慎将辨体意识作为其诗学理论的基石,其诗话就有纵论古今、辨尽众体的特点。第三,李东阳师古但反对泥古,主张自得、自立。同受李氏诗学影响,七子派吸取格调说而建立了更严格的模拟理论;杨慎则以博贯思想批判七子派的拟古主义,为茶陵派别张壁垒,创立六朝诗派,颇有影响。明代诗学的发展呈现复杂的多样态。  相似文献   
33.
简绍芳是杨慎流放云南时最亲密的朋友之一,有关他的史料颇为少见。本人据明人笔记、诗文和方志,考订了他的生平事迹、著述,勾画了二人结识相交的始末,并介绍了他为杨慎编撰年谱,校订文集、全面公平评价杨慎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34.
在明中期的学术环境中,学者对宋学的推崇态度已大加转变,开始检讨宋学之失,重新肯定汉学之功,强调汉、宋学之间的传承关系。反宋学必定回复至汉、唐之学,故学者多倡言古注疏的重要性,在经书注解方面注重文字、声韵的研究和名物制度的考订等,逐渐突破宋学空发议论的解经方式。杨慎敢于对宋儒进行大胆批评,认为宋儒之失乃因其"废汉儒而自用己见",他倡导汉学,重视音韵训诂,又对传统经典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解释,开创了新的经学研究风气。尽管他的研究缺乏系统性,但这毕竟是考据学兴起的开端。杨慎对经学的阐释已表现出其倡导汉学、强调考据训诂、崇尚博洽、以实证的研究拒斥宋学思辨的趋向。汉学自明中期起即日渐复兴,明中期经学的反宋学是清人"复汉学"的先导。  相似文献   
35.
作为著述之富为明代第一的杨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他的研究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秉承中国传统学术研究方法对杨慎典籍的校勘整理;二是对杨慎诗学和文学创作的深度研究,特别是对杨慎俗文学的研究成绩较大;三是对杨慎学术思想的多维度研究,包括杨慎哲学、考据学和古音学。  相似文献   
36.
明清文人对杨慎诗歌的选评,可代表主流文坛对杨慎的接受.王夫之<明诗评选>,基于对前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的批评,认为杨慎诗歌上承风雅精神,诗旨主张"雅" "洁",而在艺术上追求"浑成"的艺术境界,语言浃洽圆妙,结构圆融,情景妙合无垠,宾主"镕合",通首混溶弥合,浑成一气.  相似文献   
37.
《汉杂事秘辛》是杨慎从安宁州董氏处得到的一部颇具特点的文言小说。杨慎认为此书成书于东汉。胡震亨等人以书中所述史实与史传所载不符,认为此书非东汉人所撰。沈德符首次提出该书乃杨慎伪撰,并得到后世大多数人的认可。但通过考察可见,由沈德符“论定”,并经四库馆臣、周中孚等人层累地构建起来的杨慎伪撰说,其证据却仅有该书非成书于东汉及杨慎得书于董氏两点,且均不具有说服力。但遗憾的是,因四库馆臣对明代学者的傲慢态度,特别是对杨慎的成见过深,因此错失了得到真相的机会。而后人因未能细致梳理杨慎伪撰说的生成史,只是慑于四库馆臣及诸大家如梁启超等的分析,也错失了寻找真相的机会,这不能不说是十分遗憾且值得认真加以反思的。  相似文献   
38.
杨钊 《中州学刊》2012,(1):184-187
基于时代风尚和自身的诗学主张,杨慎文论的重点即《四库全书总目.升庵集》所评的"文存古法",其总体原则是"文法皆有祖",又须"脱胎换骨",具体主张包括:第一,"达古文之文"体现出对古文章法句法的重视;第二,"达文体",表现为对各类文体特点的辨析;第三,强调"文法皆有祖",特别体现出对具有"魏晋之遗"文风的崇尚。  相似文献   
39.
始修于明正德年间的《木氏宦谱》是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家族的宗谱、家谱,具有学术界公认的史料价值。明代大学者杨慎作于嘉靖年间的《木氏宦谱·序》,由于内容丰富,记有完整的木氏家族世系,也具有值得重视的资料价值。此序约1500字,内容可分为四段。本文在第一部分中,对序文内容逐段进行了分析,对不同版本序文中的文字及标点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第二部分是在分析序文内容的基础上,对与此序相关的三个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强调此序的真实性是可以肯定的,此序本来的位置应在《木氏宦谱·文谱》之后,杨慎作此序的主要依据材料应是木公始修的《木氏宦谱》。  相似文献   
40.
《词林万选》与《百琲明珠》是明代中期词学家杨慎编纂的两部重要词选,从两部词选的编纂可以看出,杨慎在逐步走出《草堂诗余》的包围圈,有意向人们展现《草堂诗余》之外的词学风景,尝试用词选传播自己的词学主张,表现出不同时流的词学眼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