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8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72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61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译界对语言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话题争辩已久.常态思维认为语言的“模糊性”是造成不可翻译或语言间“不可通约性”的直接原因;“模糊性”还会限制两种文化间的顺利交际,从而导致误译或歧义.然而,通过对“功能对等”、“可译性限度”、“语言模糊性思维”、“文化的兼容性”、“文化共相”以及“语言共相”的研究发现:语言的模糊性特征正好是实现“等效”或“可译性”的关键条件  相似文献   
62.
法律模糊语言的成因、弊端及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性是法律语言的灵魂与生命,但模糊语言同样客观地存在于立法和司法等各个环节。法律模糊语言的成因复杂,在法律领域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此同时,法律模糊语言的消极作用已成为司法实践的障碍。为了维护法律的效力,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采取措施消除模糊语言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63.
网络语言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种形式,它们的构成表现为“物质形态+语义内容”这一结构模式。这些网络符号特别是语言符号,在日常交际符号的基础上进行了重组、改造或变化,使得能指相似而所指不同。这些新创或新用的符号与日常交际中的符号相比,在形式和内容的结合上有着鲜明的表意特征,主要表现为不确定性、模糊性、临时性和新异性。  相似文献   
64.
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往往呈现两极化。一者,是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各个领域都因了分工更趋精细化;另一者,则是行业领域界限的模糊性,使跨界、借势、融合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5.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语言的这一特性对诗歌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语言模糊性导致翻译的模糊性。中国古代诗歌中存在大量的模糊语言,在古汉诗英译中要充分理解原诗语言的模糊性,同时考虑汉英两种语言间模糊性的差异,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使译文达到模糊的、动态的对等。  相似文献   
66.
模糊性思维在认识的辩证活动中具有特殊地位。模糊性思维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能动的思维能力,是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基本过程之一。  相似文献   
67.
《国际论坛》2021,23(2)
宗教与民主制度的碰撞与融合,不仅是世界政治发展趋势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也为研究许多国家的政教关系提出新的课题。进入21世纪以来,宗教政党在当代政治生活中保持着活跃的状态。在东南亚、西亚和北非一些穆斯林占主体且拥有民主选举制度的国家中,多个伊斯兰政党在重组后进行了温和化/世俗化转型,并借助议会选举崛起为本国不可忽视的主要政治力量。现有理论主要从社会变迁、政治学习及民主政治的制度环境等视角出发,讨论了伊斯兰政党改革的内外动因,但却难以解释为何这些政党转型的幅度往往大相径庭。本文认为,为回答上述转型的幅度问题,伊斯兰政党组织内部的运作机理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重点。政党生存危机与重组行为的发生,为意识形态转型提供了必要的外部驱动力和机会窗口。伊斯兰政党领导层的权威强度会对组织制度的模糊性强弱产生直接影响,即组织权威与组织制度之间的内部互动使宗教政党在意识形态转型方面产生幅度上的区别。通过追踪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主要宗教政党的重组转型过程,辅以摩洛哥与马来西亚两国为检验案例,本文对上述解释在不同民主制度环境下的普遍适用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68.
翻译的模糊性使翻译学科呈现多方面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突显了翻译的模糊性。翻译的模糊性体现在学科界限不清,翻译思想复杂,翻译理论范式多变,语言本身具有模糊特性以及翻译过程中源语作者不在场等方面。通过分析认清翻译的特点,以进一步提高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69.
范畴化是现代语言学和相邻学科过去半个世纪发展的核心问题,范畴观从经典形态向类典型形态的演化反映了语言学思维从离散性、还原性、静态性为基本假设的结构主义自主论向更具连续性、非还原性、动态性特征的非自主论的深刻转变。认知语言学和功能主义语言学从中孕育和发展,而这种转变的内在动因是语言学思想对于语言具体完整性的根本追求。新世纪的语言学日益成为以整体性、有机性、涌现性及动态性为特征的复杂性科学,对建立在经典范畴观之上的语言学基础理论体系提出了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70.
从语言模糊性产生的这一根本原因出发,采用层次论的方法对于语言模糊性在语言不同层次的体现进行考察,描述了模糊性在语言不同层次的体现,提出了“模糊性的层次呈现性递减及消解性递增”这一考察方案,探索了这些模糊现象的认知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