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94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56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张一南 《东西南北》2013,(17):72-74
人们常说:“女孩要富养。”其实文人也需要整个社会的“富养”。北宋就是一个“富养”义人的社会,文人不但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尊重,在物质资源上也得到了优先的保障。因此,北宋的文坛群星璀璨。其中有耶么几位“全能型”的人物,严肃起来可以为整个民族修撰史书,担当了司家的政治决策;休闲下来可以去写流行歌词,琢磨一下让生活更舒适的小器物;至于研究经学的论文、吟咏感怀的诗歌、抒发情志的散文,他们也都样样在行。欧阳修就是这样一位全能型的文坛大师。  相似文献   
12.
13.
一、庄宗亡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叙述了这样一件事: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支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支箭,你不要忘记你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  相似文献   
14.
欧阳修与苏辙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两家 ,不仅文学成就显赫 ,在经学研究方面也有很深造诣。他们生活年代前后相继 ,所处的北宋文化社会背景基本相同 ,而他们的《诗经》研究却有很大差异。本文首先阐述二人《诗》学产生的文化社会背景 ,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其《诗》学研究的差异 ,最后阐述其《诗》论的共同倾向及一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5.
当下的风貌通讯,其文体特征源自历代山水游记。本文就欧阳修散文如何反映社会变化、风土人情,从可供现在风貌通讯写作借鉴的角度谈了一些认识。欧公散文强调文章与社会习尚的关系,写文章须"言简而意深",笔锋常带情感等作文之法,于更多的风貌通讯迈向精品力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文章太守”最初由欧阳修提出,但它后来不是只指一个人,而是一个复数概念,是具有诗性精神的扬州地方官的统称。古时候科举取士,文人当官,其中多有文采风流之士。但是他们在别处没有“文章太守”这个称号,到扬州却能荣膺此名。无他,盖缘于扬州地方诗性人文的精神特质,人与地精神契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7.
欧阳修是处在宋代文化转型关键时期的重要人物,面对新的历史语境对士人阶层提出的要求,他在主体意识上进行了自觉的调整,将处世方式和生存空间进行了重新的规划。这种转变不仅促成了一种新型的人格结构的生成,而且在他所参与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于北宋文化转型和宋代以后士人人格结构的调整都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8.
欧阳修的雅词主要继承了唐五代以来的西蜀、南唐词风,从内容上看,有表现士大夫生活情趣和描写闺阁情事两类。这些雅词共同呈现出诗化倾向,在词体中较早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尚雅的趋向和乐观旷达的精神追求。同时,欧氏雅词于融合雅俗上也进行了尝试,在宋代雅俗之辨中具有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永丰)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言其文“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世称公论。他还是北宋仁、英、神三朝名臣,以求真务实、刚正不阿闻名于世。根据文献记载,欧阳修虽然未在湖南做过官,也没有到过湖南多少地方,但他与湖南却有着特殊的关系。一、欧阳修研究家族历史,纂修《欧阳氏谱图》,记载湖南长沙为其祖先长期世居之地,并将其写入正史《新唐书》中。据其所撰《欧阳氏谱图》与《新唐…  相似文献   
20.
欧阳修词作为婉约的典型,但它并不流于纯粹的花前月下,而是有一层浓郁的生命意识。这一对时光的感叹和对生命的审视,体现了欧阳修的深情和博大,并给我们今天于生命的意义以某种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