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09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28篇
丛书文集   100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294篇
社会学   176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1.我的目标就是当总裁不少人相信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其实,现实生活中,将军的位置很少,如果大家的目标都是最高层,那么,这种主观愿望就会与客观条件产生差距。因此,确定职业前程时要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2.
千里马     
冰焰 《东西南北》2008,(12):35-35
能力最强的,却不一定是最得力的。千里马是大臣从草原上找来献给皇帝的,皇帝对千里马很满意,特地为它量身定做了一辆崭新的马车。这天皇帝出游,决定试试新马车。马车走了不到一里地,皇帝就不满意了。千里马脚力太好,速度很快,马车里坐着很抖,皇帝坐得很不  相似文献   
73.
<正>在三国史上,诸葛亮不善于培养人才,以致蜀国后期缺乏人才从而败亡的论点,已为很多人所接受。反观魏国后期,则是人才济济,这无疑与作为魏国后期中流砥柱的司马懿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司马懿是一名"教练型领导",他善于培养人才,尤其善于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  相似文献   
74.
冯晓蔚 《中华魂》2015,(3):40-44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1914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一生中两授军衔,1955年授中将衔,1988年授上将衔。历任红军营长、团参谋长,新四军第六支队、第四师参谋长,华中野战军第九纵司令员兼政委,第一兵团和第三野战军参谋长,解放后,任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解放军总参谋部参谋长,国防大学政委,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战争  相似文献   
75.
文化翻译学派代表人物勒弗维尔提出诗学观对翻译有深远影响,在翻译研究领域被广泛关注。《讨武"檄》是我国古代檄文中为数不多的经典之作,林语堂在其长篇传纪文学《Lady Wu》中将此文全篇收录并翻译。林语堂英译《讨武"檄》受到何种诗学观的影响,以及体现何种诗学特点,值得深入研究。本文考察《讨武"檄》英译文在字词、句式、修辞以及历史典故层面的诗学翻译策略,揭示译者诗学观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张淑琴 《职业》2015,(10):57
本文通过对抚顺市将军河污水排放状况、区域工业和排水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出将军河治理所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完整的污水集中处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7.
黄健民 《老友》2014,(11):6-8
正(一)陈奇涵,字圣涯,兴国县潋江镇坝南村人,1897年出生。1916年,他从赣州省立四中毕业,随后回乡办学,以"君子忧道不忧贫"为宗旨,创建"忧道学校",免费招收平民子弟,走"教育救国"之路。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陈奇涵南下广东,投笔从戎,考入滇军讲武堂韶关分校,1920年转入护国军第二讲武堂。他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第一次北伐及  相似文献   
78.
清同治五年(1866)五月,在新疆政治严重动荡时刻,伊犁将军荣全临危受命,走马上任.荣全任伊犁将军10年多,深入俄境,孤军效命,驻守塔城;收集滞留俄国的索伦兵民和伊犁溃散官兵,进行屯田练兵,生产自救,加强武备;遵旨同俄国进行边界勘分,绝沙俄侵吞占我更多领土的野心;深谋远虑,驻军严控乌苏一带,切断乌鲁木齐至伊犁的交通线路,以防俄军东侵,为支撑清政府在新疆的统治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相似文献   
79.
南朝征讨都督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朝时期,国家为了适应征伐战争的需要,一般都设置征讨都督来统帅出征的军队。这种征讨都督在当时国家的都督体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由于战争的不断发生、朝代更迭频繁以及军事制度的诸方面较之东晋时期出现了一些变化,因此,南朝的征讨都督的设置具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特点:南朝国家以多种方式设置征讨都督。南朝征讨都督的等级区分,是承袭东晋的制度而来,可是与东晋比较,却出现了一些变化。南朝国家征讨都督的军事惩罚权较之东晋时期明显地提高。但是,南朝征讨都督是为了征讨作战而设置的,因而,一般在征讨作战结束后,国家自然也就撤消对征讨都督的任命。正因为如此,征讨都督所具有的权力就不是长期的,在南朝,都督诸州军事到他所辖的都督区外作战,不是他担任都督诸州军事所具有的权力,而是他担任征讨都督所具有的权力。因此,担任征讨都督是都督诸州军事到其所辖的都督区外进行作战的前提。都督诸州军事与征讨都督任职之间具有这种关系,自然就使南朝国家的地区防卫和征讨作战有机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80.
韦拔群坚定的从武思想主要源自三个方面:明清时期的东兰革命传统是他从武的文化基因,民国初年的中国现实状况是他从武的社会环境,青少年的人生经历是他从武的早期濡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