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74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369篇
社会学   19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51.
本文通过多样的例子,详细的分析,简单阐述了大学英语写作中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避免歧义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
语境中的有意歧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宁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1,17(2):90-91,,111,
利用语境制造有意歧义能使语言更丰富 ,产生更佳的语言效果。本文首先论述了句法歧义与语境歧义的不同点 ,接着从四个方面 (同音词、双关、模糊语、言外之意 )阐述了文学作品中的有意歧义  相似文献   
53.
通过对多义句式〔A〕“NPL+ V+ 着+ NP”与多义句式〔B〕“NP+ 在+ NPL+ V+ 着”的变换分析,证明这两个句式之间存在有条件的可逆变换关系,考察这两个句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多义句式的分化问题并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清除歧义现象  相似文献   
54.
Empson 第六种歧义构成一种意义含糊的表层结构,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和创造,因而这种结构是以读者的理解因素占主导地位的语言现象。在翻译含有这种歧义结构的句子时,译者就需运用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想象,仔细推敲和领会原作的内涵,使译文更贴近原作所传送的信息  相似文献   
55.
英语歧义是英语本身复杂性的例证。在人们交际和交流中,歧义可带来词义双关或蓄意双关,增强交际效果;同时,歧义也可能产生交流受损,甚至误解。通过分析英语歧义的内涵,从文学、心理分析和计算语言学角度,阐述英语歧义在人类创造性成就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6.
指代歧义是指句子一个成分可以分别指代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的人或事,从而造成一个句子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依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过程是产生指代歧义的所在,原因是深层结构是大脑要表达的思想,不会产生歧义。对歧义的讨论是根据语言结构本身及句子中的词组成分的阿尔法移动这一转换生成角度来探求结构歧义由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产生机制,在完全摆脱语境的条件下探求指代歧义产生的根本原因。这是因为只有语句结构本身提供了产生歧义的可能性,这种指代的结构才会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产生歧义。管辖约束理论指出在分析指代歧义时显示出一种指代管辖约束关系,其次,在结构歧义分析中,乔姆斯基的约束理论应用于指代歧义的分析,并在控制理论中的地方域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句内外域和句外外域两个概念,这对于代词在域内或域外找到其两个或两个以上所指提供了证据。从语言本身局限性上讲是指代歧义的产生是由于深层结构被转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层结构。  相似文献   
57.
追求民主政治、渴望善政,是当代人类社会的普遍愿景.然而,民主政治又是一个歧义纷生的问题,离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空间范围(区域),抽象地谈论民主政治犹如缘木求鱼,只能带来对民主政治的反叛.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不管我们怎样设想普遍民主,它是我们这个时代必不可免的事实.民主是什么呢?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意义,否则它就不能存在.因此,全部问题在于确定民主的真正意义.如果这一点我们做到了,我们就能对付民主,否则我们就会倒霉."[1](P304)  相似文献   
58.
考察"X的"是表自指还是表转指,首先要区别两种不同的"X的",对"成分提取"产生的"X的"进行分析时,既要看其中动词的价数,还要考虑名词的价数,并且对动词的价数要有正确的认定.  相似文献   
59.
60.
在语言交际中,同音异义词容易引起语义混淆,使人们对话语的正确意义产生误解;但另一方面,同音异义词也常常被用作谐音双关语以达到幽默效果.文章对两种同音异义词的歧义现象进行了具体分析,并认为要正确理解同音异义词在句子中的意义,需要充分认识语境作用,使我们既能减少或避免语义混淆,又能体会语言技巧所带来的语言幽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