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3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46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95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吴利中 《学术探索》2003,(12):63-65
原始宗教是原始氏族———部落制社会的伴生物,是氏族制社会的上层建筑。适应氏族———部落制的社会存在,原始宗教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初民的生存需要和群体组织延续的需要,原始宗教在事实上从诸多方面满足了这种需要,在人类早期文明发展史上体现了其应有的文化价值。可以说,如果没有原始宗教及其文化功能的发挥,人类文明的维系、积累和传承就失去了精神的动力。  相似文献   
22.
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人物”已争论了几千年 ,持肯定观点者 ,有真人真事说、氏族或部落首领说、时代群象代表说、先民智慧象征说等 ;持否定观点者 ,有神话说、先民社会现象符号说、后人伪造说等。本文只讨论对三皇、五帝持“肯定观点” ,学术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涉及研究方法、态度等 ,并就学术研究与旅游文化的关系、区别谈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3.
简狄与契不是母子关系。简狄处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契处于父权制已根深蒂固的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简狄时代盛行的婚姻制度是普那路亚婚,契时代盛行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简狄只是有娥部族历史上距契母年代最近且最为杰出的一位女性首领而已。  相似文献   
24.
话说徽州程     
对徽州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徽州一些著名姓氏差不多都是历代由北方中原等地移民而来。徽州程氏,据《新安名族志》所载,最早起自中原乃黄帝之后,周朝大司马休父被封于程伯,子孙遂以国为姓。程娶抚赵氏遗孤封忠诚君。其后孙吴时程普被赐第建业为都亭侯。东晋间程元谭为新安大守,家于歙县篁墩成为徽州程姓始祖。从此徽州程在新安  相似文献   
25.
日本对近代民族国家的打造是凭借“民族主义”的教义来实现的,但其切入的途径则借助了本国“氏族政治”这一传统资源,即以“国体论”下的天皇制和神道教等名义,将岛内散在的氏族部落力量整合成一体化的民族力量,形成岛国型的民族主义,再用被想象和创造出的所谓“大和民族主义”的精神与原则去建构“近代国家”,创建了至少在形式上与西方近代国家十分相似或相近的近代民族国家,从而成功地实现了与近代国际政治的接轨,巧妙地完成了一次政治与社会的近代转型。但若揭去头盖,抹去粉饰,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依然是氏族政治的古老面容。  相似文献   
26.
论以色列君主制发展的三个阶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色列君主制的历史指从以色列立国到犹大王国灭亡的历史。按照外部形式上的演进过程 ,人们一般将其分为“统一王国时期”和“分国时期”两个历史阶段。本文认为 ,从君主制形态与王权特征等内在根据上分析 ,这一历史进程应当分为三个阶段 ,即氏族部落制遗风大量保留的扫罗王朝阶段 ;君主制走向集权的大卫——所罗门王朝阶段 ;秉承不同君主制传统的南北分国阶段。三阶段的发展历程表明 ,以色列君主制的历史既有与上古时期其他民族君主制产生与发展规律的一致性 ,又有自身鲜明的独特性 ,其原因在于由特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这一民族进入君主制前即已形成的“圣约”观念下的律法传统及其在君主制时期的演变和命运 ,以色列君主制各历史阶段上的特点不仅在当时决定了国家的兴衰存亡 ,而且对这一民族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后稷见弃考     
《诗经·大雅·生民》记载了周族始祖后稷的身世。其中谈到他在出生后几次被其母抛弃的经过,此事成为古史研究中的一大疑案。本文指出,在我国古代社会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时期,由于权力和财产的继承问题,发生了抛弃不能确定父系血缘的长子的习俗,后稷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而被抛弃的。  相似文献   
28.
人类社会构成总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尤其是在人类社会的早期,血缘关系起着组织社会的根本性作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中国社会,长期以来血缘关系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费孝通先生在《乡土社会》一书中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成为中国社会学的经典理论之一。然而差序格局注重的只是父系血缘关系,事实上中国各民族都广泛存在舅权概念,母系血缘关系在社会运行中也起着独特的结构性作用。文章通过对四川省羌村的社会学调查,系统地阐述了血缘关系在社会构成中的不同功能和作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加上衍生出的地缘关系和外来的行政关系一起,构成乡土社会基本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29.
随着当代人类学等学科的发展 ,摩尔根在19世纪末期提出的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和国家等理论无不呈现出极大的历史局限性。它们体现在 :1、氏族并非产生于“血缘家庭” ;2、部落并非是个严格的血缘组织 ;3、部落联盟并没有普遍意义 ;4、希腊并非早期国家的典型。澄清摩尔根理论的错误影响 ,使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理论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 ,是我们急需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30.
改革开放后,学术界对太昊伏羲氏和女娲氏的研究比较多,大多数学者认为他们是人而不是神,也不是"时代符号".但对他们的"父"族燧人氏,却鲜有研究.主要原因是燧人氏事迹简略,形象模糊,多以为是个"时代符号".我们认为:从距今二三十万年进入到"早期智人"(古人)生存时期,伴随着母系氏族的出现,作为"首领"的神传说人物,不论其故事有怎样的神话色彩,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距今约五万年前进入到"晚期智人"(新人)阶段后,氏族首领也是如此,燧人氏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氏族首领.他因发明"人工取火"而被称为三皇之首,亦称为"遂皇"(即燧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