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5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1014篇
劳动科学   346篇
民族学   78篇
人才学   117篇
人口学   181篇
丛书文集   1482篇
理论方法论   410篇
综合类   2576篇
社会学   456篇
统计学   33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514篇
  2013年   440篇
  2012年   572篇
  2011年   803篇
  2010年   591篇
  2009年   498篇
  2008年   574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习近平生态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日益恶化的全球生态环境和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日益显现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在续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厚道发展观;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制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法治观;以"生态红线"为生命线的生态安全观。梳理习近平的生态思想,对我们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利用博弈模型,对生态农产品供应链内部契约合作稳定情况进行研究,并就区块链技术如何保障生态农产品供应链稳定运行进行分析。分析认为:生态农产品供应链稳定运行情况受到市场风险制约,区块链技术能通过改善生态农产品供应链内部信息不对称现象,增加生态农产品供应链内部交易节省成本并提高主体违约成本,同时增加生态农产品供应链主体长期合作得益及协调主体合作,从而保障生态农产品供应链稳定运行。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块链技术特征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下生态农产品供应链结构设计进行了探讨并对部分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5.
996.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浓郁,中国内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一定的不可持续性和人口红利开始逐渐消失,中国加工贸易嵌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低附加值和低生产率问题引起了学者的注意。随着外部贸易环境、国内新常态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升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分析中国加工贸易的起源、发展和现状,描述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加工贸易的若干特征和“低端锁定”问题,引出了融资约束对企业经营决策、出口行为以及企业全球价值链上地位的影响,并围绕以生产过程、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为主的产业内升级和以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为特征的产业间升级两个角度,提出了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攀升的路径。研究认为,着重强调人力资本积累、本土企业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以及自主研发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国际产能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等现实背景,实现东西双向开放,塑造以我为主的包容性的区域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等,是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升级的路径和新机遇。  相似文献   
997.
刘晓红 《民族学刊》2020,11(1):14-23, 123-124
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四省藏区各族群众改善生活水平的主要物质基础。根据影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因素,借鉴C-D生产函数思想,建立四省藏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生产函数模型;基于2010-2017年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等四省实际结果的统计年鉴数据,应用Excel和EViews求解四省藏区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生产函数,为有效增加四省藏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供基于历史数据的借鉴。  相似文献   
998.
明清易代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氏之论区别“亡国”与“亡天下”,是当时时代背景的产物,也是对传统国家观的超越。通过阅读顾炎武的《日知录》,以顾炎武的“天下观”为中心,对其相关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