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83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47篇
人才学   17篇
丛书文集   336篇
理论方法论   79篇
综合类   800篇
社会学   78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韩冰 《南都学坛》2008,28(4):148-149
南阳汉画像石重于意境和思想底蕴,豪迈奔放,不拘一格,把深沉雄大、古朴淳厚、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人物形象古朴粗放,注重形体的夸张,画面构图疏朗,表现动感、力度和气势,其效果强烈,大气磅礴,意境深远.  相似文献   
12.
琅琊自秦汉以来便以其特有的地缘政治之优势受到历代朝廷之重视,由于史料记载匮乏,作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所设三十六个郡之一的琅琊郡的户籍与人口的数量我们不得而知,但刘邦建汉后琅琊作为齐国之东部屏障,加之其丰饶的物产、庞大的户籍人口数量以及特有的地缘政治特点,却越来越受到朝廷政治之重视.魏晋以来随着门阀士族政治的崛起,琅琊地缘政治之色彩亦更加浓厚,虽然因战争等原因琅琊之地域以及郡制不断迁变,但琅琊却因其地缘政治之优势一直受到朝廷以及世人之关注.  相似文献   
13.
以敦煌汉文本<孔子项託相问书>为中心,考论了项託的姓名里籍、事迹及其文化形象,项託的神格化,<孔子项託相问书>的民间性及其文化内涵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康熙王朝》在中央电视台开播后,笔者在《中国电视报》上看到总制片人刘大印的采访记,说是《康熙王朝》“主要以康熙平三藩、除鳌拜、收复台湾、平定葛尔丹叛乱,统一全中国为线索,带出一代帝王辉煌的一生”。回味一下所看过的几场戏,笔者并没有找到丝毫“辉煌”之感,所能找到的只是“存天理、灭人欲”的天理天道对于天然合理的人欲人道的绝对征服和野蛮牺牲。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康熙、吴次友和苏麻拉姑的三角情爱。吴次友是康熙扮作普通士子参加大考时认下的师友,在康熙的真实身分没有公开以前,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赢得把康熙…  相似文献   
15.
谷兰君 《南都学坛》2005,25(3):19-20
汉代文化内涵深邃、底蕴丰厚、博大恢宏,歌唱艺术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独具特色的内容。从历史文献记载和已出土的汉画石刻遗存中,可以看出汉代歌唱有坐姿、站姿,边歌边舞、边弹边唱,独唱、对唱、合唱等艺术表现形式。研究汉代歌唱艺术的表现形式,有利于丰富现代声乐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6.
蒯通是战国纵横家的一员,秦朝统治时期处于蛰居状态。他参加秦末农民起义,说降燕、赵数十城,功绩不凡。他先追随项氏,继而归附韩信,曾力劝韩信据齐自立,以与刘、项成鼎足之势。后投曹参,终老于齐。由于他追求的是谋主的成功,关注的是自己作为附丽者的利益,因而希望造成一个诸侯对垒互峙之局,竭力阻挠刘邦的统一战争。他目光短浅,不讲政治,摈弃道德,失败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7.
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的 4位君王的婚姻都有其不同的特点 :亨利七世是结束内战、寻求和平的婚姻 ;亨利八世是内政外交及个人感情兼而有之的婚姻 ;玛丽女王是为了信仰的婚姻 ;伊丽莎白是终生陪伴王位的婚姻。这些既反映出他们婚姻背后复杂的政治背景 ,也反映出这一时期英国封建国家的政治走向与特征  相似文献   
18.
唐蕃在洱海地区的争夺与越析诏的兴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析诏诏主及主要居住者为磨些人(今纳西族的先民)。磨些部落7世纪中期进入今云南宾川一带,652年后建立越析诏。建诏之后的一段时间中,越析诏能处理好与唐蕃两大力量的关系,在唐蕃争夺洱海地区的复杂多变形势下生存发展。之后,随着吐蕃势力在洱海地区的深入,越析诏与唐王朝关系出现变化,与吐蕃关系则较为密切。失去唐王朝的信任与支持后,越析诏被善于利用唐蕃矛盾并得到唐王朝支持的南诏于8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吞并。  相似文献   
19.
图书审查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史的一部分,其形式因时空而异。近代早期欧洲的图书审查与印刷出版业的兴起、新君主政体的确立、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密切联系在一起。英国的图书审查开始于都铎王朝,也发展完善于都铎王朝,探讨都铎王朝时期的图书审查制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英国书报审查制度发展的脉络,深入理解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晟府与教坊关系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坊是两宋时期最重要的俗乐机构,北宋中前期先后分属宣徽院、太常寺管辖.大晟府成立于北宋末年,是朝廷正式的音乐管理机构.关于大晟府成立期间教坊的归属问题,学术界一直未有定论.本文认为,北宋末年的教坊确为大晟府的属下机构之一,而这一结论之所以被质疑,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坊主理的音乐为俗乐性质,与宋代王朝的宫廷内部的娱乐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大晟府所行使的对教坊的管理权就难免会为宫廷内侍机构所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