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69篇
  免费   276篇
  国内免费   61篇
管理学   228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328篇
人才学   240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165篇
理论方法论   283篇
综合类   9946篇
社会学   884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52篇
  2015年   434篇
  2014年   857篇
  2013年   844篇
  2012年   958篇
  2011年   1174篇
  2010年   1098篇
  2009年   1096篇
  2008年   1162篇
  2007年   931篇
  2006年   810篇
  2005年   661篇
  2004年   556篇
  2003年   453篇
  2002年   444篇
  2001年   384篇
  2000年   324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71.
国少华 《阿拉伯世界》2003,(2):55-59,52
本文从政治,经济,宗教,语言等各方面分析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从弱势向强势转化的过程及其对阿拉伯语传播的作用;探索了阿拉伯民族与被征服民族的历史渊源,阿拉伯语与闪含语系及其他语言的亲属关系及其对传播阿拉伯语的影响,同时还通过与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特别是满族入主中原后被汉文化同化的比较,进一步剖析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语广为传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72.
阅读与写作关系密切 ,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是相辅相成的。大量的阅读不仅丰富写作的内容 ,而且刺激写作兴趣 ;从语篇入手 ,给精读课文加边注、列提纲、写概要的方法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逻辑分析、语言及内容的组织和概括能力 ,而且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73.
语言的变体     
语言的变体分两大类 :方言和语域。方言包括 :地域方言、时间方言、社会方言、个人方言和标准方言。语域理论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话语范围、话语意旨及话语模型  相似文献   
74.
Halliday关于“语言的社会符号性”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情景语境是一种符号结构,其三个 变量语场、语旨和语式分别决定了语义系统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本文基于对实际语篇的分析旨在具 体阐述这一理论,揭示语言符号的系统和功能的语言学意义。  相似文献   
75.
本文在分析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维汉语翻译学.认为翻译学是应用语言学的一门综合性的分支学科.指出了构建维汉语翻译学的四条基本原则,并重点论述了维汉语翻译学的理论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6.
语篇分析与机器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译系统应该建立在具有语篇分析的大型语料库基础之上,语篇语料库内的原语和目的语文本不是单向、而应是双向或多向流动的网络系统。文本的译文也应该有历时和共时的区别,因为互文性已是翻译的某种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77.
《汉语大词典》有例证晚出和书证疏漏现象,这对考察词语的源流不利。本文结合近代汉语文献给数十条词语补充一些更早的例证或所缺的书证。  相似文献   
78.
汉语音节和构调、词语搭配存在相关性。语素的音节特点、双音节化倾向、四字格成语的大量存在和音节式的缩略词是音节和构词相关性的重要方面。汉语的音节特点也影响到单、双音节词语的相互搭配以及某些虚词的使用。汉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有不少是由不了解词语构成在音节和语音节律方面的制约因素而引起的。从语言交际技能的角度看,准确把握节奏规律的实质就是建立准确、健全的节奏语感,而加强诵读教学便是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9.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格语法理论便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得以运用。该文简要回顾了海外华人语言学者、中国大陆汉语学者以及计算机学者关于汉语格的研究成果,并指出格语法理论对于语义的关注,正好契合了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而讲究意合的特点,因此我们应该将“格”作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来研究。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