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9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22篇
社会学   1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近些年来,在我国的法律界和社会公众中,沉默权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并且由此引发了不小的争论与思考:在目前中国的现实国情之下,确立沉默权将带来什么?我国应如何处理有关技术细节问题?就此,有必要进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92.
文章认为沉默权应当包括五个方面的含义,学界目前关于沉默权的定义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文章详细研究了沉默权制度有效保障人权的价值,在承认建立沉默权制度可能会带来不利于打击犯罪的负作用的同时,介绍了西方缓解沉默权制度副作用的制度性消解机制;在反驳了否定论的主要理由和肯定论轻视沉默权制度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的倾向之后,主张我国不仅应当建立沉默权制度,而且应当同时建立消解沉默权制度副作用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93.
刑讯逼供现象在我国司法实践中非常普遍,本文提出了制止和纠正刑讯逼供的途径和方法,特别强调了在立法和实践中免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陈述义务的重要性,建立健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实现从实体公正到程序公正。  相似文献   
94.
诉讼民主化、科学化的发展,我国刑事诉讼是否应确立沉默权的问题已引起法学界的关注。从沉默权制度在国外的起源、发展、作用出发,论证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并分析我国现阶段确立沉默权制度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95.
造成刑讯逼供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我国现行诉讼机制的缺陷、封建社会残留观念的影响,以及部分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素质的低下,监督制度的缺位等。基于这些原因我们提出遏制刑讯逼供的应对策略:完善诉讼程序,加强对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教育,提高司法机关的监控职能。  相似文献   
96.
无罪推定原则是一项旨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地位以及诉讼权利等方面的重要司法原则。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整意义上的无罪推定原则,故而研究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适用,对于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战略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7.
沉默权是英美法系国家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它蕴涵了现代诉讼理念中公平、正义的合理内核,并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活动始终。在我国,鉴于侦查阶段最易侵犯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在侦查阶段确立沉默权就有了特殊的意义。因此,有必要从沉默权的基本理论入手,在分析侦查阶段确立沉默权的必要性的同时揭示出其局限性,以对我国在侦查阶段确立沉默权进行制度探索和展望。  相似文献   
98.
刘远非 《探求》2005,(5):57-59
沉默权是被现代法制国家普遍确认的被告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也是我国签署加入的国际公约所确定的一项被告人最重要的基本权利之一。它的特点是保障公民权利,保障被告人的人权,遏止刑讯逼供,实现司法公正。就目前我国的司法实践来说,我国确立沉默权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也要认识到沉默权的行使也会存在某些弊端,需要对其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99.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否真正享有辩护权的基础之所在。本文通过对沉默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趋势的了解,我国沉默制度的现状的分析,来探讨如何确立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100.
确立沉默权制度,可以抑制刑讯逼供现象、维护诉讼公正。当前,我国确立沉默权的经济条件、思想观念、立法环境、理论基础基本具备,应从实际出发,适时地确立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