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4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2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79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374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孔子认为"人"在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顺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举贤才"的治国方略,进而在上述重人思想的基础上,按照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水平等把"人"划分为圣贤、君子、仁者和小人四类,按照"人"的划分标准建立一个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42.
试论孔子"为政先礼"的治国方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孔子生活时代 ,“礼”的政治含义和思想内涵是“礼制”、“礼仪”、“礼治”、“礼俗”。孔子建立“礼”治社会的主张和措施是“礼以教人”、当权者率先“好礼”、“克己复礼”。孔子对“礼制”的创新和改革表现为“损益”西周以来的礼制 ,扩大“礼治”的社会基础 ,向传统的“礼教”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43.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提出 ,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 ,对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和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历史意义。本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该治国方略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并对其具体实施途径作了部分探索  相似文献   
44.
江泽民同志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认为二者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这既是对历史上人治的否定,也是对西方法治缺陷的克服.是在继承人类历史优秀文化遗产,特别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德治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治国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45.
“以德治党”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治国必先治党,“以德汉国”必先“以德治党”。“以德治党”要注意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46.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的主要功绩是制定了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规定了扩大人民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战略任务;提出了"法庭一万年都要"的重要论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的主要功绩是强调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揭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及其深刻内涵;提出了民主法制化的战略任务;确立了"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治国方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的主要功绩是提出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战略目标;作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47.
48.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富于创新,讲话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高度概括了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若干问题,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大政方针,充分反映了我国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第一段]  相似文献   
49.
“文武并用”:汉代治国方略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汉代在总结秦朝以“武功”、“刑法”治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改革和发展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治国思想,提出了“文武并用”的治国指导方针,成功地实现了由秦尚“武功”重“进取”的“革命”理论向尚“文治”重“守成”的“建设”理论的转变,并把这两种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用仁义道德治国的“文治”,又用权威、暴力和刑罚治国的“武功”,把握“文武之道”的刚柔之术。“文武并用”的治国方略主要包括以下治国的方案和策略:坚持“以民为本”,实行富民、惠民政策;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和选拔人才;实行富国强兵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制,改革财政经济政策,奖励“耕战”,加强“武备”,增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实行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政策,把德教和刑罚结合起来,既注重礼乐教化的预防作用,又重视法律刑罚的惩处作用;加强制度建设,分权制衡,依法限制官吏的权力;倡导义利统一,把“仁义道德”与功名利禄结合起来,用功名利禄引导人们践履“仁义道德”,用仁义道德求取功名利禄。汉代“文武并用”治国方略的基本特征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教化、刑罚和制度结合起来,把礼乐制度对社会的稳定和“武功”对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利民、治吏、治财结合起来,把富民、富国、强兵结合起来。汉代这种治国方略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也为以后历代帝王治国方略提供了蓝本。  相似文献   
50.
西方社会民主党是世界政坛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借鉴西方社会民主党丰富的执政经验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共产党必须以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态度和胸怀,实事求是地分析影响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关系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分岐问题,扫除思想障碍;必须把握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的意识形态差异,旗帜鲜明地坚持自己的意识形态,同时也允许社会民主党坚持他们的意识形态.这样才能正确借鉴西方社会民主党经过实践检验了的先进的治党治国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