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6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8 毫秒
31.
三峡有丰富的治水神话传说,而三峡水利是三峡水文化的主体,水利文化中农业水利成就并不突出,而盐业水利文化影响非常深远。三峡水文化特点是水有灵性、具有浪漫、神秘、多样的特质,人们普遍有水崇拜的思想。  相似文献   
32.
大禹治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起重要作用。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大禹治水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大力弘扬大禹治水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3.
辽宁省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设施严重老化,队伍管理严重滞后,水资源严重短缺。各级政府领导要以中央和省委改革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的相关精神为指导,提高思想认识,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把农田水利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研究落实各项措施,形成合力加快建设。在争取中央专项补贴和地方财政长期稳定投入外,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建立激励机制,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要因地制宜,结合各地水资源分布的时间和空间特点,分类实施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制度体系,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管护,改善水环境。重点研究推广北方干旱地区适用的节水灌溉及沙漠化防治技术,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必须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明确农户、集体、政府在农田水利建设、维护与使用中的责任、地位和权利,完善管护机制。  相似文献   
34.
治水与宋代绍兴城市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水兴衰,与绍兴经济之枯荣,密不可分。中国古代经济至宋代基本完成了中心的南移,而作为陪都的绍兴在当时的地位,无论从其离杭州距离之近,还是从其本身经济发展的水平来讲,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上,从治水的角度来看,也是在宋代,绍兴的水利建设体系已经日渐完善了。这不是某种巧合。本文试图就宋代以前、宋代治水工程及特点和绍兴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阐述宋代治水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5.
国宝“遂公盨”的发现及其史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5月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遂公盈"具有很大的史学价值,"遂公盈"的铭文涉及"大禹治水"和"为政以德"这样重大的史学问题,证明了<尚书>记载的"大禹治水"是比较可靠的.我们应当发扬大禹精神,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6.
在四川历史文化遗产中 ,“川主”信仰是一个极重要的文化现象。它是一种以治水文化为核心内容 ,以祖先崇拜为主要形式 ,以政府官员和广大民众为主体 ,流行于四川地区并扩及西南和江南若干巴蜀移民聚居地的一种文化现象。被长期尊奉为川主的主要有大禹、李冰父子、赵昱等。历时千余年的川主信仰 ,在四川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起过极重要的历史使用 ,传承和发扬“川主”信仰文化中的治水精神 ,对于西部开发中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7.
征稿启事     
<正>为进一步促进水文化研究的发展,加强水文化研究工作者的学术交流,我刊现面向全国诚征"水文化"类稿件。论文内容包含水利历史、治水思想、水的崇拜和信仰、水哲学、水美学、水文学,等等,涵盖水文化的各个领域。本刊竭诚欢迎您的投稿并务请注意以下几点要求:一、标题与作者1.文章正题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文内标题或小节的层次序号依次为一、二、  相似文献   
38.
在当今我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背景下,新时期治水工程建设的理念在不断提升,各地政府希望投入的治水工程,不仅要发挥水利工程作用,而且要成为生态、文化、经济效应的"综合体"。浙江省把治水作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开展"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大行动。浙江水文化遗产历史久远、内涵丰富、价值不凡,建议采取五种方法进行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39.
40.
邱维 《探求》2009,(2):8-11
水环境治理是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民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广东各地纷纷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污水处理与河涌整治工作,全面优化发展环境,为广东进一步实现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州市委、市政府更是把水环境治理作为头等大事,提出“举全市之力打好水环境治理攻坚战”。但是,广东水污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不少地区河涌的水质始终未能得到根本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