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59篇
  免费   1022篇
  国内免费   338篇
管理学   4896篇
劳动科学   1551篇
民族学   1126篇
人才学   788篇
人口学   163篇
丛书文集   11180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2262篇
综合类   21129篇
社会学   2883篇
统计学   640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584篇
  2022年   407篇
  2021年   621篇
  2020年   736篇
  2019年   754篇
  2018年   356篇
  2017年   738篇
  2016年   854篇
  2015年   1419篇
  2014年   2934篇
  2013年   2486篇
  2012年   2852篇
  2011年   3328篇
  2010年   3155篇
  2009年   3134篇
  2008年   4398篇
  2007年   3266篇
  2006年   2498篇
  2005年   2418篇
  2004年   2165篇
  2003年   1789篇
  2002年   1606篇
  2001年   1426篇
  2000年   986篇
  1999年   532篇
  1998年   280篇
  1997年   221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犯罪行为引起的刑事法律关系是考察刑事诉讼主体问题的真正法理基础。国家与被告人作为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刑事诉讼的当事人 ,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不是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故不是刑事诉讼当事人 ,只是发动、支持公法性诉讼的公民追诉人。审判权与公诉权的分立 ,本质上是国家将自身作为自己的对象 ,并在自己(裁判者 )与作为对象的自身 (当事人 )之间建立绝对区分 ,体现了作为公共权力的国家的自我反思节制。其他刑事诉讼主体均不是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按照意志关系或者是国家的代表、被告人和被害人的代理人或帮助人 ,或者是不从属于任何一方的诉讼主体。  相似文献   
92.
恐怖犯罪活动是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敌人。这种特殊类型的犯罪活动在短期内不可能消亡 ,必须树立长期斗争的思想观念。了解恐怖活动发生发展的历史概况 ,掌握其现实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发展动态及趋势是准确而有效地惩治恐怖活动的基础 ;加强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的密切合作是构建反恐怖网络的主要途径 ;依据恐怖活动的严重程度适当加大法律惩处力度 ,建立专门化的反恐怖机构和专业化的反恐怖队伍是预防和打击恐怖活动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3.
隐性采访之侵权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采访作为一个新闻概念 ,是指在秘密状态下 ,被采访对象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 ,记者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 ,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 ,或者以其他方式 ,获取未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由于有价值的信息的稀缺和追求新闻的纪实性 ,新闻业者偶然或经常采用隐蔽的形式来获取新闻 ,引发了许多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94.
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是疑罪从无原则在审判活动中的体现,其性质归属实际上就是无罪判决,为了调和人民法院裁判的稳定性、权威性和裁判的公正性之间的关系,此类判决在撤销或变更上应适用因新发现的情况而恢复诉讼的程序。  相似文献   
95.
音乐的意味可称诗意 ,或是诗意的延伸 ,概括性抒情是二者之间的共同特性 ,正是音乐与诗词之间存在着的这种天然联系 ,使得我们有可能穿过某一种艺术形式而走进另一种艺术天地。  相似文献   
96.
从新世纪的新要求出发 ,对高校图书馆与资料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探讨 ,提出自己的想法 ,意在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与系资料室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维持生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物质基础。本文全面论述建设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并提出建设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法律架构思考的六项建议。  相似文献   
98.
论法律制度的有效性与公民守法意识的内在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国家法律制度创建时,就意味着法律制度自身所内蕴的法权要求、追求的价值目标以及为社会主体设定的行为模式等应该转变为社会现实,而且也只有当这些应然要求转变为社会现实,法律制度才能是有效的。法律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与该国家公民的守法状况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因为法律制度高效实现离不开公民对法律的自觉遵守,而公民对法律的自觉遵守又是以公民的守法意识为主观心理基础。由此可见,公民的普遍守法既是法律制度高效实现的表现,也是法律制度高效实现的重要条件之一。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培养公民的自觉守法意识,以形成公民对法律的的普遍信仰和自觉遵守。  相似文献   
99.
论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特点 ,知识产权的含义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对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法律规定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0.
罪名概念与刑法中一般概念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征,罪名概念具有规定性,分为属罪名和种罪名.研究罪名概念和罪状种类的划分及其关系,有助于司法人员正确使用罪名概念,对案件的定性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