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66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04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842篇
社会学   92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51.
评刊表     
佚名 《东西南北》2009,(12):71-71
在武打片中,用刀枪棍棒对打的人是武功最低级的,他们肯定打不过拿扇子和拂尘的;而拿扇子和拂尘的,又肯定打不过闭目养神一动不动的。中国武术强调以静制动,以逸待劳,以柔克刚,无为而无不为,一切顺势而发。  相似文献   
52.
“为理解而教”是20世纪90年代,由零点项目和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联合研发的一种教学模式,2006年开始引入中国,在多个地区开展了教师培训工作.其对深化新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观等当前我国课堂教学中的痼疾等优势.但是其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可以通过提出组织教研小组梳理启发性论题、将学生容易混淆的内容设为理解目标、依据理解的六个层次设计“问题链”、多种渠道收集学生评价信息、营造支持性的课堂教学氛围等策略,提高“为理解而教”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3.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曾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活思想。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思想道德教育担负着培养较高职业素质人才的重任。本文依托本院人文资源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倡导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探索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学理念在德育教育中的尝试和运用。  相似文献   
54.
朱熹的实践观是在深入把握朱熹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联系朱熹对于天人关系的看法而分析归纳出的,具体体现为"循理而行".朱熹的实践观主张人类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精神,以"循理而行"的实践来行使"裁成辅相,参赞天地"的功能,在行动上促使自然万物蓬勃发展.朱熹的实践观本质上就是"循理而行",人应当要尽心穷理来格物致知,进而践履力行,在实践中明"所以然之理",完成"所当然之则",实现自然和人类的和谐共生.朱熹的实践观蕴含着人类要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生命的意蕴,这种观点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5.
王海平 《职业》2017,(31):122-123
"懂而不会"是当前"高速度""快节奏"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更高层次的困境之一.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如何实现对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成为各个学校教育工作者探索的重点."慢教育"便是在这种需求之下出现的一种教学方式,其体现了对教育最本质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懂而不会"的问题.本文以"慢教育"为基础,在贯彻落实本质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从教和学的角度入手,减少"懂而不会"问题的发生,提高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而非仅仅停留在"懂"的层次,真正成为所学知识的"主人".  相似文献   
56.
论孔子的妇女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妇女观的基本特征是偏而不废。孔子特别强调对女性的婚姻道德要求 ,但否定女性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孔子也是“女人祸水论”的始作俑者。孔子妇女观从属于其礼治思想 ,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 ,在当时有它的合理性。但它与生俱来的缺陷 ,加上在儒学衍变过程中不断产生的误读和曲解 ,因此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7.
本文通过对中外文学翻译作品实例的比较分析,探讨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文学翻译现象及其文化──艺术效果,提出了“窥一斑可见金豹”的翻译原则。作者认为,自觉遵守这一原则,就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翻译作品。  相似文献   
58.
情与志的密不可分、合二而一是中国舞蹈审美在内容层面上的独有特征;拧、倾、曲、圆的形态特征,轻盈流动的舞姿,精彩绝伦的旋转形象共同构成古代舞蹈审美形式层面上"圆润流转"的美学风格;在艺术思想层面上,中国古代舞蹈审美直接指向意境,从圆润流转的舞蹈艺术形式中流溢出空灵流动的生命情调和神韵,在舞蹈艺术表演中又蕴涵着以实带虚、虚实相生的思想,而这些恰恰是其它一切古典艺术样式的最高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59.
人 ,自降生以来 ,就陷入“自我”的重重矛盾之中 ,不仅面临“本我”的约束 ,还要应对“超我”的压力。如何做到既能满足“本我”的生理本能的需求 ,又能符合“超我”的道德化意愿 ,使自我得以完善 ,这是人们毕生所寻求的。研究唐代著名小说《莺莺传》中崔莺莺的艺术形象 ,破译其“哀而不恨”的密码 ,对于我们揭示这一人生主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
作者曾撰文提倡中国古代文学的数理批评,特别关注"三而一成"为中国人文重要度数,在古代文学叙事中表现为"三事话语"、"三复情节"、"三变节律"、"三极建构"等。文章应用这一理论揭示鲁迅小说承古代数理传统,既"三而一成",又"错综其数",变化创新的突出特点。这一特点的形成与鲁迅早年经历特别是整理研究古典小说有关,而现代文学家受古代数理传统影响者应该不止鲁迅一人;换言之,现代文学的数理批评是能够成立和深入开展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