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66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04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842篇
社会学   92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以皮胶原纤维为模板剂,硫酸锆为锆源,掺杂稀土Nd元素制备SO42-/Zr O2-Nd2O3固体酸。通过TG、XRD、FT-IR、SEM以及N2吸附脱附分析等表征了制备条件对SO42-/Zr O2-Nd2O3固体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O42-/Zr O2-Nd2O3固体酸较好地保持了模板的纤维结构,添加稀土Nd元素能有效抑制晶粒增长,Zr O2-Nd2O3晶粒尺寸为5.1~11.6 nm,比表面积为63.96 m2/g;以乙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为模型反应考察SO42-/Zr O2-Nd2O3固体酸的催化活性,催化剂活性较高,重复使用5次,乙酸的转化率仍可达到85%,表现出较好的重复使用性,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
先秦散文《庄子》客观地反映了我国上古汉语用词的特点,其中的“而”字主要用作连词,亦用作助词和代词。用作连词主要连接词与短语、短语和短语,可表达并列、承接等10种语法意义。其余还有由“而”组成的“而况”“而今”“然而”“俄而”等几个复音词。《庄子》中“而”的一些用法非常特殊,一些用法已经逐渐消失,一些还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93.
张田 《北京纪事》2015,(2):108-110
牌楼是一种极富中国特色的小形建筑物,它造型优美技艺精巧,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在海外,不少华人聚集地都建有牌楼,色彩艳丽、工艺复杂、典雅大方,它代表了中国也代表了北京,因为北京是全国拥有牌楼最多的城市,一座“五牌楼”,不知引发了多少游子的思乡之情。牌楼又叫牌坊,它起源于汉代,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由“表”“阙”“坊门”,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样式。北京的大街小巷因有了牌楼而鲜活起来,东四、西四、东单、西单这些地方都是因牌楼得名,大牌坊胡同、小牌坊胡同也都曾立有牌坊,颐和园里的木牌楼,成贤街上的过街牌楼、国子监里的琉璃牌楼。寺庙道观、帝王园陵等许多地方还存有不少的牌楼,虽然北京城里还有这么多的牌楼,但因历史原因,那些已经消失的牌楼只能成为北京城里永久的记忆。  相似文献   
94.
中国民族团结的南宁经验,是整体论的理论表达,即南宁民族团结工作同大象一样,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南宁经验提升的理论表达是一个整体的逻辑整合。南宁民族团结工作也是一个整体运作,三位一体构成的南宁市各族人民的同根同心同德的意象--“大象”意象,概括了中国民族团结南宁经验的泱泱大度、不拘一格、包罗万象、生机无限的气质和气度。《易·恒》:“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大象无形”正是对中国民族团结南宁经验大象意象境界 “化成”的提升。  相似文献   
95.
自2015年第1期(第35卷总第198期)开始,《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在加大力度办好"红山文化研究·契丹辽文化研究"教育部名栏的同时,增设新的栏目——"游牧文化研究",其目的是搭建一个新的学术平台,更好地为广大作者与读者服务。何为游牧文化?学界普遍认为:"游牧文化就是从事游牧生产、逐水草而居的人们,包括游牧部落、游牧民族和游牧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它的显著特征就在于游牧生产和游牧生活方式——游牧人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等等,无不是游牧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历史反映和写照。游牧文化是在游牧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游牧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宗  相似文献   
96.
言语是"活"的语言,它是语言的导向,也是思维的导向。时空的变异、社会的异质及主体的人文性决定了言语的异质性,但"异质"≠"神秘"。言语符号的不断重复与组合呈现一定的规律与制度,是探索语言本质、语言变化机制和预测语言规律等的很好契机。语言与言语没有自然界限,水乳交融,因而语言也不可能是"同质"的。  相似文献   
97.
论社会实践的它批判和自批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对社会实践的批判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他看来,社会实践有对社会生活、社会意识、社会结构、社会运动的基础性,却没有超然的、抽象的神圣性。从“劳动异化论”经“感性实践论”到“实践自由论”,展示了马克思对社会实践的批判轨迹。人类思维对社会实践的批判,是社会实践的“它批判”或“反思的批判”。人类精神生活的积极成果均是这种“它批判”的产物,而“它批判”在实践总过程中只是社会实践“自批判”的一个中介环节。实践的自律性使社会实践由曲折到前进;实践的创新性则使社会实践创造出越来越高的条件,从而实现从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发展。实践“自批判”的终极指向是超越生产劳动实践的“必然王国”,达到具有充分精神享受价值的人类生活的“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98.
"因声而歌"与"缘事而发"是汉魏乐府诗成诗的基本模式.这两种成诗模式不仅影响了乐府诗辞乐关系中以乐为主的特征,而且揭示出乐府诗"缘情而发"、"以悲为美"的情感倾向,并由此形成了乐府诗创作中诗乐相依、即事名篇等创作传统,对后世文人的乐府诗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为迁移而教”是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的一种具体表现 ,主要包括两大要素 :一是有关迁移以及“为迁移而教”的基本观念 ,二是“为迁移而教”的基本教学技能 ,具体有激发动机、编选与教授学科内容、教授学习策略以及评估迁移成效等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100.
要全面理解唯美主义的内涵 ,首先 ,要分清其指涉范围 ,是就文艺创作思潮而言的 ,还是就文艺研究方法提出的 ;其次 ,在此基础上 ,需进一步明确这一范畴的意指重点 ,是就文坛的一种创作原则而言的 ,还是专指某一时期特定的审美追求 ;最后 ,应对其内涵所包含的几个层次逐层剖析 ,指出其与形式主义、审美救世理论和颓废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把握其核心与实质。惟有如此 ,才能真正理解其涵义。同时 ,在将该范畴运用于文学评论时 ,也要在其内涵限定的范围内正确使用 ,并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否则“唯美主义”这一范畴就会被用滥用乱 ,失去其原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