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6篇
丛书文集   203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412篇
社会学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31.
<召树屯>(孔雀公主故事)被整理、改编进入汉语文学圈,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大收获.但是,两个版本是在不同的指导思想下的跨语际流变,整理与改编会有着不同的思想与情调.民族民间文学进入汉语文学,应该保持其原风貌,这样才更显其另一种文化的真实个性从而更真更美.  相似文献   
632.
在曹禺戏剧中,我们不难发现“疯子”意象的频繁出现,考察中国乃至世界学、化经典,我们意识到“疯子”意象有着深厚的化内涵,并且具有形象的相似性和内在精神机制的稳定性,从而成为人类集体无意识中共同寻求的先知先觉人间评判的原型意象。“疯子”群像在曹禺戏剧中完整的原型流变过程,体现了作家复杂的内在心理结构及其认识世界、认识自身不懈的上下求索,形成了他戏剧的一个闪光侧面。  相似文献   
633.
湘西苗族鼓舞集鼓乐、舞蹈、表演于一体,是湘西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活动中为适应大自然和社会环境而长期凝练出来的文化产物。从鼓舞的起源、载体变迁、内容与形式的演绎流变等方面多角度审视湘西这一独特的舞蹈艺术,其表达的原始族群精神、族群生存智慧和宗教观念、文化赋义和艺术韵意等,较典型地揭示了湘西苗族丰富而深刻的民族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634.
黄粱一梦作为中国梦文化的实体,备经历代文人的夯实与增添,融注了文人对自身命运的考察与人生感悟的显示。历代文人借助梦的形式来展示生活需求和人生感悟,以道教的清静无为观念来否定儒学的功名之心,展示了不同时代文人的人生感悟的嬗变历程及对人生意义的拷问。黄粱一梦母题构成文人寄慨抒怀的一种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635.
在徽州这片并不肥沃的土地上,不仅孕育了灿烂的徽州文化,而且还成功造就了执中国商界牛耳近五百年的徽商集团。作为"程阙故里"的徽州,书院历史源远流长,对提升整个皖南人群的整体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徽州商人足迹遍及四方,折射出中国传统商业文明历史的光芒。两者究竟有何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试着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36.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ECHD)患者心绞痛发病时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8例ECHD心绞痛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检测,并进行心绞痛发病前后的比较。结果心绞痛发作后全血黏度显著增高(P〈0.05);在低切变率情况下尤为突出(P〈0.01);红细胞压积也明显增高(P〈0.05);但血浆黏度无明显差异(P〉0.05);与健康人群正常值比较却明显升高(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液流变异常及加重是ECHD心绞痛的始动因素或中间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637.
综观语言学史,各式理论的演进,无不围绕着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研究方法两方面内容而展开,处处充满了哲学思想的交锋。从古代的名实之争、语言世界观,到现代的任意性和理据性、共时和历时,以及当代的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功能、深度和广度等,概莫能外。对哲学问题的思考,是贯穿于形形色色的语言学理论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638.
生命意识是初唐诗人群体思考的一个重要命题。其在对汉魏生命意识的总结中,继承了人类对生命长度的追求。这种追求因盛世的到来变得更为急迫,却往往因个人际遇而无法把握,从而流露出个体生命之悲。进而,他们将个体的生命和群体的生命放在历史的时间流中,与宇宙对话,探求并最终获得与永恒的同在感。  相似文献   
639.
金庸武侠小说创作在其一以贯之的民族问题上体现出显在的发展流变:由过分强调汉族本位到逐渐肯定各民族间的交流与互动,尤其在后期创作中甚至超越国家和民族的樊篱,表达出世界大同的崇高理想,这对于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以及各民族共同繁荣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40.
中国古代服色流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是服饰的主旋律。本文以崇尚和禁忌为主线,探讨了“五德终始”说和正色间色尊卑论对服色的影响,指出迷信观念和等级观念始终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中服色流变的脉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