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6篇
丛书文集   203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412篇
社会学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651.
本文从中晚唐政治、经济、文化切入 ,探讨了唐诗的渐变过程 ,以当时的审美心理构成、审美意象、审美趣尚为核心 ,论述了中晚唐诗歌趋俗化的审美流变 ,并指出其对后世文学转型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52.
新世纪十年,先锋诗歌从九十年代相对沉寂的氛围中重新焕发出风采,从"下半身写作"到网络写作,从"中间代"和70后诗人的崛起,到80后乃至90后诗人的出场,这中间经历了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立场写作的衍化,诗歌刊物的兴盛,思想性写作的回归,这些现象,昭示的正是新世纪先锋诗坛精神流变的过程,而且对下一个十年先锋诗歌的发展,也有借鉴价值和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653.
中国旅游的发展及其演变,是在中国古代特定的社会语境中形成的,反映了中国特有的民族性,也显示了中国文化特有的深层因素。农耕自足经济和宗法观念下的专制制度制约着中国古代旅游,而休闲天性在经济繁荣、思想宽松背景下的释放,更反证了特有的社会经济环境及其变化对中国旅游的特点和发展演变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4.
藏缅语族包含17个民族,其中许多民族之间存在唇齿相依的族源关系。它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审美心理颇为相似。围着篝火连袂踏歌的圈舞形式,就是舞蹈共性特征之一。圈舞形式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这种功能和特性随着社会明的进步,产生流变。  相似文献   
655.
近20年来,自然辩证法在中国演化成科学技术哲学。这个领域的研究问题异常庞杂,从曲高和寡的自然哲学、认识论问题到大众关注的伪科学、科技创新问题,从久远的科技史问题到时兴的环境伦理、克隆人、虚拟实在问题,从科学方法和科学规范问题到问题意识的树立、超越情怀的培养问题,基本上囊括了与科学技术有关的各个领域。而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问题域,是伴随着对于科学本质的认识、科学方法论的总结与反思、科学思想史研究的深入、科技社会学与科技伦理等领域的探索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的兴起而不断拓展、深化的。刘大椿教授是我国当代科技哲学专业的领军性人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迄今为止,他的研究取向集中体现了中国科技哲学领域的基本发展方向。刘大椿教授的学术生涯从“科学是什么”这个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开始,历经了一个逐渐向方法论、科学思想史、科技社会学、技术哲学、乃至科技伦理学、技术创新研究、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等领域发散的过程。他不是试图营建无所不包的体系,而是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追随问题给出别开生面的思考,似乎在经历着一个从中心到边缘的转换。正是在这种转换中,新的理论生长点不断出现,研究的问题域不断扩张,创新型的思维活动异常活跃。他率先提出了科学活动论、互补方法论等理论,为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基本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他所编写的教材和发表的论著一直在学界有着重要影响并广为采用。  相似文献   
656.
在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西方文论跌宕起伏,发生了几次明显的转向。文论的转向和语言观的流变结合在一起,成为西方文论发展态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本文以文论的转向为背景,结合不同历史阶段中“文学性”内涵的变化,着重探讨作为工具论、自足自律的符号系统和能指所指分离的“语言游戏”说三种语言观的历史流变及其承接关系,并论证了整体融合的语言观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57.
80年代后期当代小说的女性意识的流变有一条清晰的脉络。王安忆、铁凝;林白、陈染;卫慧、棉棉这六位具有代表意义的女性作家,其作品的女性意识表现出动态延续性。王安忆、铁凝告别爱情"乌托邦",为女性性别指认呐喊;林白、陈染开启另一扇门,在心灵停泊处与男人从容对视;卫慧、棉棉作为后现代语境下的"另类",则回落为男权文化的献祭品。  相似文献   
658.
曾洪伟 《船山学刊》2007,(4):173-175
女性主义诗学是20世纪70年代初肇始于欧美的一种文学批评模式和理论形态.它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在文学领域的自然延伸.它以其鲜明的性别意识(以女性的视点来检视一切文学文本,并努力建构属于自己性别的诗学体系),决绝的反叛姿态(彻底颠覆和打破菲勒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强权统治和话语暴力),超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积极吸纳各种现代和后现代思想资源,并孕生出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纷繁复杂的女性主义批评分支)而备受西方文论界的瞩目和青睐.  相似文献   
659.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流变"的过程中,有着极其复杂的空间(横向)与历史(纵向)的因素。在跨文化语境下,以"他者""烛照"式的更为客观、深入且多维的交叉验证、主客体验来寻求民族声乐的多义性审美范式,通过横向比较与纵向观照,抽出规律性的历史主线与时代主题,才能找出适合本民族、本地区、本文化视阈下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效之路。  相似文献   
660.
在当前大力构建社会诚信的热潮中,传统诚信尤其是儒家的诚信伦理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历史资源。中国传统诚信文化经先秦时期的基本规范和内涵的确立,奠定了诚信发展的基本路向;秦汉至隋唐时期儒家的诚信思想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制度性规范,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宋元明清时期传统诚信实现了形而上学化和思辨的概括,并在商业领域产生重要影响,从而进入成熟期。近代百年在西方的船坚炮利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传统诚信逐步走向没落。考察中国传统诚信的历史流变,有利于更加全面透析传统诚信的维系条件和历史镜像,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批判继承传统诚信思想,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