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13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53篇
管理学   1502篇
劳动科学   65篇
民族学   76篇
人才学   99篇
人口学   71篇
丛书文集   2147篇
理论方法论   382篇
综合类   3996篇
社会学   715篇
统计学   138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660篇
  2013年   608篇
  2012年   710篇
  2011年   797篇
  2010年   787篇
  2009年   887篇
  2008年   814篇
  2007年   612篇
  2006年   489篇
  2005年   472篇
  2004年   375篇
  2003年   383篇
  2002年   291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339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马德生 《晋阳学刊》2008,(6):97-100
文学消费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当人们以时尚的方式来对待文学的阅读或欣赏时,文学消费的时尚化就会日渐其隆,而且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特征:文学消费主体日趋“小资”化、低龄化;消费对象日趋偶像化、明星化;消费方式日趋视听化、影像化;消费目的日趋娱乐化、消闲化。对当下文学消费的时尚化现象,我们不应给予简单的否定或肯定,而是应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进行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102.
103.
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在给社会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的同时,也在孕育着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厂家、商家若能抓住这个契机就有可能开拓出新的市场,老龄产业就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任何产业的兴起和发展都是由需求拉动的,研究老龄产业发展首先关注的应该是老年人消费需求(李建民,2001)。  相似文献   
104.
0.w橳     
  相似文献   
105.
大众消费心理与网络营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费个性化、消费行为及价格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当代大众消费者的心理变化趋势 ,探讨了网络营销企业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等方面存在的心理优势及消费者、引导消费自信等方面存在的心理不足。认为网络营销时代即将到来 ,但企业和消费者还应对网络营销进行权衡利弊 ,做出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6.
虞默 《市民》2006,(2):48-49
一年有一半时间一个人住,一半时间和妈妈住的Angela养了三条狗,和我聊她的狗狗时,总用“他们三个人……”的句式。  相似文献   
107.
李永  李红  杨洁 《山东统计》2006,(4):19-19,23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本文从聊城市消费基本情况入手,从农村居民收入、市场建设、消费环境等方面,分析研究了影响农村消费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了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8.
赵小毛 《金陵瞭望》2005,(18):24-26
进入21世纪,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日益提升,汽车消费逐渐成为一种新时尚。私家车的快速发展在为人们带来许多便利和享受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9.
针对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弊端,从乘数、消费、投资三个角度研究了改革与完善税制的必要性和意义,探索了一些具体建议措施,其总体方向是降低大口径宏观税负比重,降低企业实际负担;提高税收占GDP的比重,以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调整税制结构,发挥税收-收入再分配作用,促使居民更新消费观念,刺激个人消费;鼓励科研开发投入,鼓励企业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投资于西部,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0.
《社区》2002,(24):16-17
与南方一些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相比,北京市城市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比较强劲。据统计,目前,社区服务越来越多地被中青年家庭所接受,并成为日常消费的一部分;人们对社区服务专业性要求提高了,需求层次越来越高;社区服务已经扩展到家庭生活的各个领域。一天接几百个电话,大多是些婆婆妈妈的小事情。这是北京社区服务中心张处长对96156热线的切身体会。曾经多次作为工作人员接听过热线、解决过居民实际困难的她告诉记者,目前这条热线服务满意率一直在95%以上。通过耐心解决这些婆婆妈妈的小事情,这条专门为服务社区而开通的热线用实际行动温暖了一位又一位打通热线的北京居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