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59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42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 毫秒
101.
言语活动论是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核心理论.其创建者А.А.列昂节夫在继承俄罗斯维--列--卢学派理论的基础上,从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活动观出发,提出了言语活动过程的动态发展理论,并在活动与意识相互统一的原则下,阐释了言语活动的动机目的性、意识控制性、社会文化性和动态结构性等特征,为其理论的实践应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2.
白居易为应试编纂《策林》,其中与政治和文学相关的内容,反映出白居易对"讽教"的特别关注和独到见解。白居易的"讽教"观源于《诗经》的"美刺比兴",但《诗经》强调自上而下的政治教化,而白居易强调自下而上的讽谕、箴规,这种源于传统又有别于传统的诗歌主张,成为其创作"惟歌生民病"的"讽谕诗"的理论基础。同时,"讽谕诗"的创作也与白居易自身的因素密切相关,其"惟歌生民病"的"讽谕"精神,一是出自"兼济天下"的道义情怀,二是本于"贵民"的政治思想,三是源于诗人的个人遭际。从理论到创作实践,"讽谕诗"经白居易发展成熟,后来成为唐朝诗人以诗讽谏的一种范式。  相似文献   
103.
禅宗著名的云门三句之一“截断众流”源自汉译佛经,解释为“切断修行者的烦恼妄想”比较恰当.进入中土文献后,演变为“识见超群而能力排流俗”之义.汉译佛经和中土文献“流”认知基础的不同促使了“截断众流”意义的演变.  相似文献   
104.
农产品安全溯源的本质意义在于保障农产品安全,在产品发生问题时能及时找到问题根源,从而保障消费者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国农产品供应链存在诸多安全问题,农产品安全溯源既是保障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质量所求,也是中国农业向工业化、信息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快速迈进所要,还是农产品闯市场提高竞争力拉动经济发展所需.以无线传感器网络与RFID射频识别技术为依托,建立涵盖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包括信息动态记录、信息追溯及信息反馈三大平台的安全追溯系统迫在眉睫.阐述农产品供应链安全追溯系统的基本架构、关键技术,以及在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操作流程,并借鉴欧盟建立牛肉制品可追溯系统的经验,以牛肉产品为例进一步阐述农产品供应链安全追溯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5.
方法论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经验改造之上的建构方法是其中最重要的哲学方法之一,它在某种意义上是溯源方法的反过程,与追溯事物起源的发生学方法不同,但两者相辅相成,分别扮演着分析和综合的角色,弥补了杜威方法论上的辩证法缺失。在杜威看来,建立在自然与文化之间的连续性基础上的建构方法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是一种社会性的经验方法,通过它人们可以实现在政治、伦理学和宗教等诸方面的圆满经验。  相似文献   
106.
《万季野墓表》一文通过"劝古文"和"嘱托史事"等内容,显示了万斯同作为一代史学巨匠对后辈的提携与看重,但是万斯同及浙东史学思想如何影响方苞的,目前尚不清晰。本文从分析《万季野墓表》入手,结合具体的文献资料,梳理方苞与万斯同的交往历程,论述浙东学派的发展脉络及其对方苞的影响,试图从一个侧面揭示方苞学术思想的史学背景。  相似文献   
107.
郭沫若书写启蒙主要来自父母、发蒙老师沈焕章和大哥的影响,启蒙教材是钟绍京《灵飞经》和王文治的《文昌帝君阴骘文》,同时受大哥写的苏字影响比较大。郭沫若少年时对书法有浓厚的兴趣,临习过颜体、欧体、《兰亭序》等。中年之后研究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对书法的理解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郭沫若广泛地临习各种书体,广泛地向前人学习,书写在书体上多变,书信写作和书法创作尝试用各种书体,并且每一种书体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在书法创作上可谓“通才”。50年代之后在融合各体的基础上,在行书和草书上慢慢形成比较稳定的风格,被称为“郭体”。郭沫若是大书法家,在书法创作方面成就巨大。  相似文献   
108.
<正>王立教授等新著《〈聊斋志异〉中印文学溯源研究》(以下简称《溯源研究》)作为季羡林主编"北京大学东方文化集成"之一,于2011年1月由昆仑出版社付梓刊行了。这是著者收入"集成"的第二部专著(首部为《佛教文学与古代小说母题比较研究》),亦为国家社科基金结项  相似文献   
109.
潘颖颖 《南都学坛》2012,32(5):135-136
<正>一、手绘效果图的历史溯源手绘效果图是由西方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画演变而来的。建筑画出现于欧洲中世纪晚期的意大利,1670年成立的意大利圣.路卡学会对建筑画技法、风格的形成、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促使建筑画开始走向规范化。自16世纪起建筑设计的中心逐渐由意大利转移到法国,在意大利建筑设计和建筑画法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19世纪法国学院派绘画风格。19世纪后期法国的建筑画发  相似文献   
110.
我国食品召回制度完善之法律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在法律体系、食品质量标准、检测技术以及执法管理上多方面的现实问题.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法制经验,提出了要完善食品召回法律体系,强化法律责任,加强行政监督的各项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