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9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55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01篇
人才学   28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940篇
理论方法论   132篇
综合类   1906篇
社会学   149篇
统计学   5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杨桂莲 《社科纵横》2005,20(6):171-172
本文通过对莫高窟各时代石窟文化演变、发展的阐述,说明石窟文化虽源于印度,而在中国莫高窟得到了很好的演变、发展。从莫高窟石窟文化不同时期的发展,也可看出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经济特征。  相似文献   
52.
城市社区少数民族居民利益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社区民族利益不断演变,有其内外部因素,特别是对国家政策转变,即从“直接利益”分配到“利益机会”分配的转变中,对城市社区少数民族居民利益的影响。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的多民族化进程也在加快,城市里的民族成份和少数民族人口的不断增多,各城市社区传统的族群团体被频繁流动的人口冲击,打破了原来的人际交往圈,尤其是打破了原有的民族社区,这个过程涉及到各民族成员切身利益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民族关系的好坏。具体到民族地区城市社区的少数民族居民的利益演变研究,这是一个更加微观层面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53.
宁远平话保留了入声调类,但是入声的来源复杂,除了中古清声母入声字今读入声外,少数浊声母入声字和某些舒声字在平话中也读入声,通过历时来源和现时分布的考察,可以发现宁远平话的入声演变是从浊声母和送气声母开始的,主要元音是低元音和复元音的入声演变比较快。入声通过连读变调,官话的影响继续演变。  相似文献   
54.
根据“嘴巴含”的方式,可以将“衔”分为“衔1”“衔2”,分别表示“全含”“半含”。前者与“含”“噙”构成“噙含”概念场,后者与“叼”构成“叼衔”概念场。表“噙含”义的词较多地分布在医籍文献中。“衔1”主要分布在诗词中。“噙”的产生对“含”造成一定冲击,但“含”在书面语中仍比较活跃。“含”“衔”“噙”均有从“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藏在里面;容纳→带有”的词义演变。“含”“衔”又均有从“藏在里面;容纳→隐藏”、从口部动作范畴到心理范畴的演变。表“叼衔”义,明代以前只有“衔2”。“叼”在明代始见,字形又作“雕”“刁”等。将历史文献与现代汉语方言分布相结合,推测“噙”发源于北方地区。“叼”很可能是“长江型”词,兴起于江淮流域而后往北向西扩散。  相似文献   
55.
"好比"的话语功能主要有两类:一是用于举例说明,二是用于假设推论.为了更加具体、更加形象传递信息,言者有时会借用相似事物对此前内容进行类比式举例,亦或者作为举例发端语创设话题情境或前提."好比"的演化过程从"短语(好+比)"到动词"好比(如同、好像)",再到动词"好比(类比式举例标记)"、动词兼连词"好比(话题式举例标记)",最后演变为连词"好比(假设标记)",其演变机制主要是由于句法位置变化、韵律特征、主观性、隐喻机制与重新分析.  相似文献   
56.
清末民初时期的文学像走进了无出路的死胡同,而"五四"新文学的出现更像无所凭借的"大爆炸".从清末民初到"五四"的文学演变的历程,不是顺承,而是逆接.与其把前者看成新文学的序幕,不如把它视作悠久的古代文学的尾声.清末民初存在各自分流未能连通的思想观念、表达语言和文体文学变革这样三条线索.其时"士大夫之中的明白人"未能将这三条变革线索整合为一体,此事有待于"五四"新一代人完成.文学演变顺承不行,转而逆接,背后存在人的代际更替.  相似文献   
57.
1943~1950年美国对朝鲜问题的政策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3-1950年期间,美国对朝鲜的政策演变经历了四个时期:政策提出时期,主张朝鲜成为自由与独立的国家,但遏制苏联影响的政策阴影已经隐约可见;实行遏制政策时期,企图通过建立受美国操纵的南朝鲜来阻挠朝鲜的统一,继而让南朝鲜兼并朝鲜北部而成为合法的全国政府,达到抵消苏联影响的目的;遏制政策时期,出于冷战的需要,正式提出并推行遏制政策;积极遏制政策时期,将其政策集中指向朝鲜北方的所谓“公开进攻”,比以前的遏制具有更为露骨的进攻性和侵略性,是扩张主义和遏制理论相结合的产物。美国对朝鲜问题的政策及其实施,是造成朝鲜南北对立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  相似文献   
58.
傣、泰干支文化源于汉文化,在吸收的过程中则发生了一些变异,即:西双版纳傣族、泰北兰那泰人一直沿用汉族的干支纪时法,并借用了干支读音。而泰中泰人除了在15世纪30年代以前曾使用过干支纪时法外,还同时使用十二生肖纪年法,此历法实为干支纪时法的一种变异,并用巴利语序数词1—10和高棉语十二生肖名称代替干支,这是多元文化对泰人产生深刻影响的必然结果;在十二生肖动物名称上,傣、泰与汉族或傣、泰之间也存在着细微差别。另外,干支文化通过越南传入傣、泰地区  相似文献   
59.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苏联东欧发生历史剧变。怎样认识这一重大而复杂的事件?用什么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这一事件?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其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观点,多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就是我们方法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60.
中国式改革的特点之一,是政府推动型改革。这决定了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关键,不仅在于政府已经做了什么和能够做些什么,更在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否规范,市场能否通过政府预算制度这一基本手段去决定和约束政府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政府预算制度改革,是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