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0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37篇
管理学   1825篇
劳动科学   111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392篇
人口学   26篇
丛书文集   804篇
理论方法论   157篇
综合类   2277篇
社会学   301篇
统计学   15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478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433篇
  2008年   473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苏洁 《决策》2008,(8):60-61
在制度化管理中适当地引进亲情、友情、温情的内容,来一点人情味,“淡化”一下规则,“软化”一下制度,员工的潜能有时就是靠人情味激励出来的。无情的制度,有情的管理,情理交融,刚柔相济,应该是领导者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22.
指出股份回购是抵御外来收购、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公司股价、分配股利以及经营者股权激励等的有效手段,有助于优化资本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分析了股份回购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股票价格、股利政策、公司风险、财务指标等问题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农民就业与农村社会稳定的正相关是由农民就业的功能所决定.在我国现实中,农民就业的功能突出表现为保障功能、激励功能、分流功能和协作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都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稳定.为更好地体现农民就业与实现农村社会稳定的正相关,必须强化农民就业的保障功能、激励功能、分流功能和协作功能.  相似文献   
24.
刘蕾 《兰州学刊》2008,(9):52-54
从经济思想史上看,政治因素一直在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新古典经济学的形式化工作将政治学和经济学相分离。文章在阐述经济学与政治学再次融合的背景和意义基础上,通过分析政策制定者面对的激励约束考察了政治因素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渠道,并分析了其方法论。  相似文献   
25.
从当前一些知名企业经营者集体跳槽事件和中国企业联合会等单位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的一次调查报告,分析了现代企业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和现实经济社会中经济人角度进行经济分析,论述了现代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如何进行设计和制度安排.最后提出了现代企业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只有当企业充分认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自觉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 ,才能使企业在全球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 ,研究企业如何进行知识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从知识管理的涵义和特征入手 ,从几个方面研究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27.
我国已经入世,面临全球化竞争,许多企业缺乏对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致使企业缺乏动力和制度保障,建立和健全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成为当务之急。对此既要重视物质激励,也要重视精神激励,同时还要加强对经营者的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并形成制度。  相似文献   
28.
《职业》2008,(5):18-19
经理如何激励员工呢?最起码要真的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手下的人,知道他的所好、所忧、所需。当然这些都基于你对他们发自内心的关心、尊重,甚至欣赏。  相似文献   
29.
人的社会活动是有目的性的,德育也不例外。德育的终极目的主要在于对被教育者合乎需要的行为取向的预期,即德育的目的在于激励,这里主要指精神激励激励是对合目的行为的驱动以及对不合目的行为的抑止,德育的激励旨趣则包括现时态的激励施动和未来时态激励机制的构建两个方面,从德育研究的历史脉络来看,德育激励理念具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30.
在1989年进行的“实习心理调适与强化”的课题研究基础上,以实际调查数据为根据,运用心理学理论,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了如何从心理调适着手,强化实习效果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