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7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45篇
社会学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科西嘉岛问题是法国内政中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难题,历届政府都没有拿出有效措施彻底解决该问题。直到现在,法国政府虽然颁布过一些颇具倾斜性的法令政策,但绝大多数都没能长久生效。岛民们自治的呼声不断,甚至有激进主义民族组织要将科西嘉岛变成"独立国家"。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2.
全球化对文化研究中的民族主义、民族身份、身份政治、文化多元等重要概念提出了严峻挑战,这种挑战波及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各种论断.民族身份本应该是被压迫民族争取自身权益的武器,然而也经常被右翼主义话语用来为其身份政治服务的工具.在今天极为错综复杂的多元文化的语境中,对民族身份的关注必须同民主、包容性、资源分配、平等权利联系起来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53.
20世纪90年代初期,巴西在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失败后毫不犹豫地采取了激进主义转型方式,试图通过对过去计划经济的全盘否定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新发展。但是,原有的非正式制度与新移植来的正式制度之间难以迅速融合,理想中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瞬间对接的梦想在真实生活中破灭,巴西内外部经济的失衡与失序愈来愈严重,并进而导致90年代末期巴西债务危机的发生。新世纪以来,巴西政府对激进主义改革进行渐进的修正,实现了巴西的"再次崛起"。本文通过回顾巴西20年的转型经历指出,激进与渐进相互交替才能共同推动改革的成功。中国的改革与转型也应当遵循这样的规律,某些领域该用激进主义方式来推动的绝不能犹豫,需要渐进主义手段实现改革目标的也绝不能急躁。  相似文献   
54.
金雁 《人文杂志》2012,(1):114-122
本文从俄国平民知识分子的构成入手,剖析了尼康宗教改革和彼得宗教改革后僧侣阶层的尴尬局面,受教育程度高而就业渠道狭窄,既不被统治集团信任,又要背负骂名,严重的自洽结构与封闭性更加速了该阶层的迅速没落。僧侣子弟成长过程中受的这种"夹板气"铸就了他们的复仇欲望和心理焦虑状态。在他们登上历史舞台后,持一种极端偏执的行为方式和革命崇拜理论,从而造成了俄国思想界"60年代人反对40年代人"的时代断裂。  相似文献   
55.
本文引用国外新的文献资料,通过分析英国保守主义的思想内容、舆论宣传、组织特点以及英国政府的作用,认为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英国社会,存在一种保守主义舆论氛围;并分析了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56.
整个西方世界的危机,包括经济和社会危机,从马克思那个时代至今,早已多次出现。面对这些危机,殛方民主政治从来很难作出迅速而有力的回应。于是,一些激进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便会增强。挪威极右翼分子布雷维克造成的社会危机,就是这种惯例的重演。  相似文献   
57.
20世纪50-70年代占主流地位的中国文学从文化精神发展的角度看,主要遵循激进主义的文化逻辑,有政治的、革命的、乌托邦的、赞颂与战斗的、求纯求新的等多种表现.激进主义的文化逻辑更具体地在此期间流行的文学类型如新民歌、政治抒情诗、革命样板戏中表现出来;这些文类一定意义上是激进主义文化逻辑催生的,是激进主义的文学文本.激进主义的文学思潮走向极端后,最终只是一个悖论.  相似文献   
58.
李晓培 《社科纵横》2013,(12):108-112
早期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对自由女权主义不承认非性别形式的其他类型压迫、女性受压迫的根源以及从狭隘的白人女性视角理解女性压迫进行了批判;对激进主义女权主义忽视阶级因素、从争取女性合法地位走向"男人是敌人"的极端观点进行了批判。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以阶级分析及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和激进主义女权主义的批判触及了女性受压迫的根源,但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宏大叙事并没有彻底解决女性受压迫的现实,其批判的视角从现实走向了虚无;后期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受到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等后学的影响发生了后现代主义转向,以"学院式"的批判风格逐渐脱离女性解放的根源,走向了"虚无"的"语言游戏"。  相似文献   
59.
土地革命时期的苏维埃法律,是我国社会主义法萌芽的最初形态,是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滥觞。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制定的土地法是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法律的典型。井冈山土地法制定的背后,充满着传统与现代、自由主义与激进主义等各种法文化的交织与碰撞。透过《井冈山土地法》生成的历史性考察,可以观察到包括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共产国际的激进主义,以及忽隐忽现的民粹主义等法哲学思想的印迹。  相似文献   
60.
保守主义、自由主义与激进主义虽为三个鼎立的价值系统,但均属“现代”思潮,三者在要不要实现现代化转型、要不要接纳现代性的认知上是共同的,在体现现代性的“当下性”、“世界性”、“个体性”与“世俗性”等四个重要向度上不难体会其共性;但三者对现代化道路的追寻、对现代性诉求的表达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展示为“保守的现代性诉求——儒家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东亚现代化模式)”、“温和的现代性诉求——欧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激进的现代性诉求——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等三种不同类型;还可从现代化与反现代化、“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坐标上分析三大思潮现代性诉求的区隔,文化保守主义是以“前现代”的美好凸现“现代”的弊端,激进主义超越西方现代性的思路可视为现代性的创新、也可视为“后现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