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6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45篇
社会学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91.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虽然是相对对立的思想态度,但不是绝对对立的两极,两者之间既有对垒也有对话,既有交锋也有交集,既有紧张也有舒缓,既有显性边界也有模糊地带:两者之间有"重叠共识",如均为变革思潮、现代性思潮,均有对国家前途的强烈关怀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归属,均主张融合新旧、贯通中西,均感觉激进与保守可以兼容;两者之间有宽阔的"中间地带",激进与保守之间有渐进论、调和论、折衷论,而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之间有自由主义;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集,且不断发生分合嬗变,不断进行调适转换;两者之间不全是掣肘、拆台,也有互相砥砺、互相启发、互为修正、互为支持、互相提供思想灵感的另一面.激进与保守是历史进化、社会发展的"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正是两者之间的不断调适使历史在曲折中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92.
1934年的《新中华》杂志向上海滩“各路英雄”发出幻想“上海的将来”的邀请,众多文人纷纷响应。《新中华》杂志将收到的对上海将来的梦想征文79则结集成册出版。畅想将来的意义指向无非是批判现实,反思现实。于是,咒诅的,赞美的;悲观的,乐观的;靠谱的,不靠谱的;激进主义的,民族主义的……洋洋大观,见仁见智,这里挑选出相对精彩的征文若干篇,这些篇章,有的仿佛就在说现在。  相似文献   
93.
"自由"是斯宾诺莎哲学最重要的概念,学界从自由主义政治哲学、自由伦理学、自由神学三个维度对其自由哲学展开了多重考察。然而,斯宾诺莎的自由哲学在这三个层次上都表现出了一种严重的分裂和不连贯性,无论是政治哲学的、伦理学的还是神学的考察都陷入了"神秘主义"与"激进主义"的二难困境。"摇摆"(vacillate)于这种二难困境中似乎是斯宾诺莎情感学说的一个吊诡,但仍然可以从其整个哲学体系的强烈"二元论"倾向中得到解释。自由哲学的分裂在根本上是一个本体论问题,斯宾诺莎的最终解答是为"理性人的联合体"提供一种超越于分散大众(masses)的本体论地位。"理性人"概念反思的是中世纪拥有灵魂独立性的个体,是对早期现代主体性的一种描述和预示,合理看待这一概念的哲学史意义可以给我们诸多启发。  相似文献   
94.
95.
美国激进主义教育思想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进主义教育思想通过对美国公立学校教育的批评,提出了教育的自由选择和“非学校化社会”的观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公立学校的危机,激发人们探索教育改革的新途径,为美国公共教育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并推动了世界各国可选择性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6.
97.
激进主义是20世纪中国主导性文化思潮,在文化、政治等领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激进主义在文学上表现为理想主义。王蒙的独特经理决定了他既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执著的理想主义者,又是理想主义的审视者、反思者和批判者。王蒙的思想之于激进主义是一种解构力量,这是王蒙作为思想家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
功能的改变带来文体的改变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革命改变了汉语  白 话 诗 及 新 诗 革 命 的 政 治 背 景          诗歌的应试、自娱功能 ,成为革命者“开启民智”的重要工具 ,形式谨严、格律呆板的古代汉诗还被革命者视为保守的象征 ,自然成为革命的对象。清末民初的历史形势及政治背景决定了汉语诗歌的特殊生态 ,使汉语诗歌的文体革命成为政治文化改革的先锋。新诗草创期的生态决定新诗是一个由非诗因素较多的政治及文化激进运动催生出来的“早产儿” ,因此新诗革命具有急功近利性和非诗化的诗体改革的极端性 ,决定了新诗的职能主要是为了政治革命和文化革命服务的 ,从而奠定了新诗的基本形态 :形式上松散自由 ,内容上题材单一严肃  相似文献   
99.
冯沅君的代表作《卷葹》中所书写的青年知识分子的爱情故事在"五四"时期极具普遍性和写实性。被启蒙的第一代知识女性在追求自由、幸福的道路上举步维艰:面对激进主义思潮所大力倡导的"正义伦理"与文化传统中所沿袭的"关怀伦理"之间的剧烈冲突,新女性们无一例外地陷入徘徊、犹疑乃至于迷茫的境地。这一文学与心理现象也为后来者反思"五四"之"激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100.
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出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主义和保守主义在 90年代初期 ,进行过激烈的交锋 ,到了世纪末的最后三年 ,学术界谈论的“主义”则主要是“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诸多联系 ,以及与民族主义、社群主义的若干关联 ,使得自由主义成为世纪末中国思想论战中最为尖锐的场域。本文通过分析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出场中所形成的三种不同姿态 ,即自由主义的推进者、自由主义的反对者、自由主义研究者的考察 ,认为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有其自身不可否认的合法性 ,但仍需要寻绎自己的有效性边界 ,使自己成为中国当代政治经济文化转型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