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4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73篇
理论方法论   57篇
综合类   453篇
社会学   72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明治时期日本外务省向世界各国派驻领事,这些领事发回的报告便于日本社会各界了解各国的商情,有针对性地调整其国家政策和经营策略。这其中有大量涉及到包括烟台在内的中国各口岸的贸易报告。研究日本驻烟领事的报告,并与东海关税务司的海关记载作对比,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和洞晓晚清时期烟台贸易的实况。  相似文献   
52.
作为台湾岛附属岛屿的钓鱼列岛,中国因首先发现、命名和利用而取得原始权利。日本明治维新后,非法吞并琉球建立冲绳县,并在甲午战争战局已定时,暗中将钓鱼岛划入冲绳县管辖。《马关条约》是日本取得钓鱼岛主权的唯一法律依据。按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以及日本投降书,战后钓鱼岛在法理上已经回归中国。但美国凭借片面的《旧金山和约》托管琉球并擅自将托管范围扩大到钓鱼岛,又于1971年将钓鱼岛施政权移交给日本。虽然中国声明不承认美日对于钓鱼岛的处置,但考虑问题的现实复杂性,强调中日双方可以将问题暂时搁置。近年日本荒诞购岛致使钓鱼岛问题全面升级,中国为此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应对措施。目前,该问题得到暂时缓解。  相似文献   
53.
外层空间活动增多,空间环境日益恶劣,但却欠缺相应的国际国内空间法律。基于空间碎片主动移除任务流程,提出中国作为移除任务责任主体应遵循法律约束,他国作为行为主体造成中国卫星损害时可采取法律保护。初步构想中国空间碎片主动移除任务的法律机制,针对移除飞行器方案设计阶段和飞行试验阶段,分别制定风险评估、许可登记、监测预警、应急机制以及赔偿处罚制度。结合中国航天技术领域发展现状,提出应进一步完善中国空间碎片减缓标准及政策法律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54.
《马关条约》草签后,面对日本贪婪的割地赔款要求,中国朝野震动,一片反对声浪,纷纷要求拒签再战。迫于情势,清政府随即在津沽沿海部署重兵欲做抵抗。然而,四月上旬一场突发的海啸,不仅摧毁了清军的防御阵地,也使怯懦的清政府试图最后侥幸一搏的希望归于破灭,光绪帝只得批准《马关条约》。  相似文献   
55.
投资准入自由化与投资措施的国际管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投资条约一般将投资准入的决定权保留给东道国。为限制外资进入或引导外资进入的部门和领域,许多国家都采取了种种投资措施,使得投资措施成为关涉投资准入自由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晚近各国自由化性质的外资法改革的推广以及自由化性质的投资条约实践的普及,投资准入自由化逐步成为世界性立法趋势,也昭示着各国自由实施投资措施的时代已经结束。投资条约中准入自由条款和废除投资措施条款的不断出现,要求各国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也关涉到各国如何在适当保护东道国主权和推动国际投资自由化之间寻求利益平衡的根本问题,应当引起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6.
李鸿章从1862年率淮军进入上海并担任江苏巡抚起到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后去世,在晚清政坛上沉浮近40年,尽管他去世已有100多年了,但盖棺尚未定论,史学界对他的评价至今仍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誉之者冠以“地主阶级改革派”,“东方之俾斯麦”的美称;毁之者斥之为“汉奸”,“  相似文献   
57.
王冀平  吉利强 《河北学刊》2007,27(2):256-258
文章从法国视角审视法、德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安全关系发展的历史,着重论述了法国在其中的地位及其在维护自身利益、稳固全欧安全、建设欧洲安全防务一体化道路上所作的努力,宏观地回顾了法、德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自身安全问题的根本选择,以及围绕此问题所展开的合作与斗争。  相似文献   
58.
侯中军 《人文杂志》2006,50(6):131-138
研究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有两个基础性概念需要厘清,即“条约”与“不平等”。只有清楚什么样的涉外文件属于条约,什么样的条约属于不平等条约,我们才有可能搞清近代中国究竟订立了多少个不平等条约。相对于“不平等概念”而言,“条约概念”是基础的基础,对不平等研究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学者们亦已注意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并在自己的研究中尝试引入国际法中有关条约概念的解释。但遗憾的是,仅限于对国际法中“条约”概念的简单引用。②在研究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过程中,面对各种复杂情形,如何运用条约概念对外交文件进行厘定,进而确定什么样的文件属于条约,是一个艰巨的任务。③  相似文献   
59.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对军备控制的态度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这种分析引起了美国军备控制政策明显的转变。本文通过有关《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美国军备控制与裁军署和《反导条约》的三个典型案例来研究美国党派政治对美国军备控制政策的影响,以了解美国未来外交与安全政策的特点以及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航空运输公约统一了航空货运领域的主要法律问题,旨在消除各国航空运输立法之间的冲突。但国际条约不存在统一的立法机构,多元化的立法主体在制定法律规则的过程中难以顾及所有相关公约的存在,因此条约冲突在所难免。国际运输公约之间的冲突表现为不同航空运输公约之间的冲突、航空运输公约与多式联运公约之间的冲突,以及航空运输公约和其他单一运输方式公约之间的冲突。这些以消除冲突为目标的国际立法,由于无力解决规范统一化的问题,所以不仅没有解决此前的规范碎片化的问题,反而使规范更加碎片化。这些冲突具有条约冲突的属性。探索解决这些条约冲突的具体方法,对航空货物运输争议解决的审判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