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4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73篇
理论方法论   57篇
综合类   454篇
社会学   72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31.
本文对1860年法军侵占烟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考察。认为法军侵占烟台是蓄 谋已久的,并曾因此与英国发生利益冲突;文献所载法军侵占烟台的人数有出入;清政府对侵 烟法军的基本政策是“暗为防堵”、“剀加开导”和严禁内地百姓为其接济食物,但这些措施对 法军并没有产生多少影响。  相似文献   
832.
崔起凡 《社会科学家》2023,(10):103-108
在国际投资仲裁的管辖权阶段,申请人应当就管辖权要件事实和实体主张承担举证责任,被申请人在管辖权异议中提出肯定性抗辩的,也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在有些案件中,肯定性抗辩以外的证明责任实际上被错误分配给了被申请人。此外,关于被申请人承担的举证责任,主张不应区分积极抗辩和单纯否定的观点也不能成立。国际法院在渔业管辖权案中提出“双方均无须承担管辖权的举证责任”,这一立场在国际投资仲裁中缺乏合理性和实践基础。在管辖权阶段,对于实体问题的证明标准符合初步证据标准即可,但不宜简单地假定申请人主张的事实为真实,而管辖权要件事实的证明原则上需要达到清晰而令人信服。在多起涉华投资仲裁中,管辖权的证明问题成为焦点问题,值得总结和反思。投资协定条款及其解释对于管辖权的证明至关重要,在可能的情况下投资协定应当明确措辞。争端方应当注意在管辖权证明方面存在理论分歧,在实践中应熟练援引支持本方立场的理论、相关案例以及裁判说理。  相似文献   
833.
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是重要的引渡原则之一,它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本国国民权益意义重大,同时又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而发展.近年来,该原则出现了不引渡便交由其本国主管当局予以起诉,允许在一定条件下引渡本国国民,在引渡本国国民方面出现了"审罚分离"的做法,并向国际刑事法庭引渡本国国民已成为一种义务.我国<引渡法>和中外双边引渡条约也确立了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我国<引渡法>理应顺应该项原则的国际发展趋势,完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834.
新西兰毛利人那塔胡部落是当代全球原住民发展的成功典型。那塔胡人在秉持自身文化核心价值的同时,吸纳西方民主政治和现代企业制度,利用历史赔款形成部落集体资产,主动融入现代世界经济体系。这个过程既是新西兰国内族群关系和政治经济博弈的历史演变,也是非西方文明对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进程的本土化适应。从发生学的意义上来讲,全球化和本土化同时发生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那塔胡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并未成为现代部落发展的障碍,而是在资本的协助下形成更高水平的部落一体化形式。它的未来发展,预示着一种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835.
艺苑     
<正>王永国,烟台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艺术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油画艺委会委员,山东油画学会常务理事,艺术委员,烟台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烟台油画学会主席。  相似文献   
836.
今年7月是香港回归祖国二周年纪念,同时澳门年内也将回归祖国。当殖民主义在中国最后破产之时,回顾香港问题形成的历史,将有助于人们了解殖民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行径,认识中国百年痛史的教训就是:落后就要挨打。更加深刻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的繁荣富强是把殖民主义送进历史博物馆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837.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不仅被迫与英法美俄签订城下之盟,还要面对德国、比利时、葡萄牙等国来华请订商约,中外不平等条约关系进一步扩大。在议立和修订条约的过程中,清政府逐渐深化条约认识、调整对外政策,条约观呈现从排斥“要盟”到严格信守、“羁縻驭夷”到条约体制、“惠及远人”到力挽利权的转变态势,商约观念亦随之萌生,由是表现出近代东西方国际秩序间的矛盾与交融,以及中国外交体制从传统向近代化的艰难转型。  相似文献   
838.
南极冰架是南极条约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法律地位的界定不仅取决于冰架自身的科学属性,还应在南极条约体系下进行系统解读。冰架在物理结构上具备了陆地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属性,在条约文本解释中也体现出区别于南极海域和类同于南极大陆的法律地位。随着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框架下南极海洋保护区制度的发展,分布在南极条约区域的大面积冰架是否应受《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的调整逐步成为一个显性问题。对南极冰架法律地位的廓清关乎南极条约体系下重要公约的适用范围及其相互关系,进而将对南极国际治理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冰架不属于《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的适用范围和规制对象,也不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的规划区域之内,南极海洋保护区不应包含南极冰架。  相似文献   
839.
2013 年以降, 从顶层设计到高质量共建, “一带一路” 倡议在实践中前进, 在发展中完善, 在合 作中成长。 然而, 为了缓释沿线经贸高风险, 降低文化法律差异导致的高制度成本, 回应美国所谓的 “以规则 为基础的国际体系”, 需借鉴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治理的成功经验 (缘于政治动议, 成于条约治理), 全面推动 “一带一路” 倡议从 “政治驱动” 向 “法治驱动” 升维, 实现倡议的法治化与机制化。 概而言之, 进路有三: 一是构建协同、 完善的条约网络体系, 为倡议的法治化奠定条约基础; 二是形成多元、 高效的争端解决机制, 为条约实施和区域治理装上 “牙齿”; 三是创建 “一带一路” 常设协调机构, 为法治化进程提供平台依托。  相似文献   
840.
条约仅约束当事国 ,未经第三国同意 ,条约既不能为第三国创设权利 ,也不能为第三国施加义务 ,即条约对第三国既无损也无益 ,条约的这一相对效力原则已经成为习惯法的一部分。然而 ,这一古老的原则受到当代国际法的冲击 ,《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将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及于非当事国 ,欧共体将其制定的规则直接适用于成员国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其尚未生效以前就由非当事国参与修改。条约对第三国效力的新发展是否有助于继续维持国际关系和建立在国际关系基础之上的条约关系的稳定 ,这是当代国际法应该予以回答的一个棘手而又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