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6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403篇
劳动科学   50篇
民族学   180篇
人才学   156篇
人口学   27篇
丛书文集   1065篇
理论方法论   310篇
综合类   3417篇
社会学   2115篇
统计学   178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445篇
  2014年   1025篇
  2013年   604篇
  2012年   505篇
  2011年   474篇
  2010年   615篇
  2009年   618篇
  2008年   607篇
  2007年   628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经历了"运动式融入""争鸣式融入"和"生态式融入"三个发展阶段,走过了一条改造适应、平等互鉴、自信自强的发展道路,彰显出"民主—法治—生态"的历史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吴必健 《理论界》2020,(5):38-44
基于弗洛姆《爱的艺术》的理论,对弗洛姆的两个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一是针对"爱主要是给予不在得取"(Love is primarily giving,not receiving.)的观点反思爱的动机。爱的普遍动机在于得取被爱,这是由人的生存需求和社会本质决定的。被爱是去爱的根本动力,这才有助于人们在爱上积极主动给予。二是针对"博爱是一切爱的基础"(The most fundamental kind of love,which underlies all type of love,is brotherly love.)的观点反思爱的基础。博爱作为所有爱的基础,其非排他性与性爱的排他性存在矛盾。爱的基础不是博爱,而是自爱。一个人必须首先学会自爱,才有能力实现其他形式的爱。以自爱作为爱的起点,不仅有利于培养爱的能力,而且有助于使人走向成熟成就爱,使爱作为人类生存问题的解答具有人道主义和现实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你是我10年青春里的王子,可你的白马,终究没有到我面前。你是我最好的男闺蜜前些天,我一个人去看了电影《匆匆那年》。结束时,当王菲空灵的歌声响起,瞬间我泪流满面。曾经我和你的匆匆那年,一幕幕在眼前闪过,不甘心就这样,彼此无挂也无牵。上大学时,你是我最好的男闺蜜。除了上厕所和睡觉以外,我们几乎形影不离。你是校园广播站的名嘴,我是导播。纵使我们合作了无数次,即使关掉了麦克风,我还是不如你能说。我们互相挖苦,却又分享着彼此的心事。  相似文献   
14.
风雪元宵夜     
小时候家境贫寒,父亲早逝,姐姐和我年幼不能自立,母亲为了养活我们,只得到镇上一户人家做保姆。老家过年,最重视元宵节,把元宵节叫"大年"。那是孩子们的节日,听大人说镇上的元宵节热闹极了,大街小巷挂满了花灯、龙珠灯、鳌鱼灯、走马灯、孔明灯……各式各样,五彩缤纷。夜幕降临,家家户户都要到河边去放纸船,祈求来年幸福平安。小镇上还要舞龙,  相似文献   
15.
韩晗 《中国民族》2020,(2):147-147
这些年走南闯北,对全国各地的地域文化有了些许了解。在我看来,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楚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底色。楚乃"战国七雄"之一,而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地域文化的重要形成期,吴越的隐忍、燕赵的慷慨、齐鲁的宽厚……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今天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基因序列。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汹汹来袭,一位客居美国的朋友打越洋电话慰问我:虽然湖北这次是重灾区,但是感觉你们湖北人好了不起。  相似文献   
16.
自清末丁树贞先生将家传的諶鼎铭文拓本公诸于世后,金石专家纷纷收录諶鼎铭文拓本并释文,各有高见。本文逐字逐句考释諶鼎铭文,认定"諶"字是中华诚信文化的源载体。  相似文献   
17.
《公关世界》2015,(4):26-2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剧组全体演职人员及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少儿励志电影故事片《少年杨靖宇》的开机仪式,这是我市自1965年建专50年来出品制作的第一部少儿电影故事片,这在我市文艺创作和影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们河南省爱克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能够成为出品方和联合摄制单位,感到十分荣幸,值此非常难得的机会,我谨代表河南省爱克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向关心支持《少年杨靖宇》  相似文献   
18.
艺术发展是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此 ,晚清学者刘熙载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他强调文艺的时代性 ,重视在用古中变古 ,坚持个人在文艺发展中的创造作用。这方面 ,他继承和发扬了前贤文艺理论的优良传统 ,又提出了自己的精辟见解。  相似文献   
19.
1999年.我的人生正处在低俗.工作调动迟迟没见回音,我看好的是一家效益不错的单位,手续都办好了.但对方的一把手迟迟不签字。我一筹莫展.原单位也辞了职.在家里无事可做。男友看我在家里闷,便给我买了一张去泰山的车票.让我去那里玩两天散散心。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科举的社会流动是评估科举功能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科举学中的一大热点与公案。由于明代科举没有民族歧视或特权因素,且现存明代登科录资料较为完整,涵盖面也较广,使其成为研究科举社会流动的比较理想的对象,学术成果也较为突出。其中,影响最大的首推著名美籍华裔学者何炳棣教授及其皇皇巨著——《中华帝国成功的阶梯——明清社会史》(以下简称《明清社会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