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59篇
  免费   753篇
  国内免费   112篇
管理学   4720篇
劳动科学   227篇
民族学   785篇
人才学   582篇
人口学   220篇
丛书文集   6718篇
理论方法论   1214篇
综合类   15028篇
社会学   1578篇
统计学   1652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565篇
  2022年   341篇
  2021年   610篇
  2020年   650篇
  2019年   640篇
  2018年   367篇
  2017年   539篇
  2016年   661篇
  2015年   878篇
  2014年   2094篇
  2013年   1846篇
  2012年   2041篇
  2011年   2124篇
  2010年   1997篇
  2009年   2304篇
  2008年   2759篇
  2007年   1705篇
  2006年   1455篇
  2005年   1416篇
  2004年   1277篇
  2003年   1346篇
  2002年   1271篇
  2001年   1282篇
  2000年   941篇
  1999年   379篇
  1998年   241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32.
33.
中国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才是对的,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应当搁置在走上不同发展道路却在历史上属于同一类型国家的"互镜"比较才是科学的。中华民族之所以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在于,它能以和谐方式实现现代化、能够实现制度安排理性、能及时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中华民族的迅速崛起,这既是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主要原因,也是中华民族道路自信根本之所在。  相似文献   
3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政绩化倾向及矫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部分地区出现了盲目跟风、形式主义等政绩化倾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政绩化会带来与当地经济发展脱节、难以带动农民致富、甚至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安定等不良后果。导致政绩化倾向的主要原因有地方政府的"经济人"属性、官员晋升考核制度不完善、地方政府职责界定不清等。因此,应采取措施从转变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念、完善官员晋升考核制度、科学界定地方政府职责等方面加以矫正。  相似文献   
35.
《论语说》初成于贬官黄州期间,在诠释过程中,苏轼利用《论语》中的某些思想资料,结合时代主题和自己的心得体会,融会贯通,综合创新,打破成见,自出新意,呈现出了疑经改经、杂采众说、阐发性命之说和掘发政治意蕴的诠释特色,在《论语》诠释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36.
《管理世界》2020,(3):F0004-F0004
中国经济发展即将迈入"十四五"时期。该时期是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但与此同时也将面临着更复杂的发展环境和更严峻的风险挑战。鉴于此,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管理世界杂志社支持的"‘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研讨会"定于2020年6月在南开大学召开,旨在对"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新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促进中国特色经济学发展,深化经济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解释力与指导力,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  相似文献   
37.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广大农村基于农业经营方式的不同,形成了集体化村庄和分散型村庄两种不同类型的村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多种经营方式和经营实体的演化将形成亲资本化农业经营体系与亲劳动化农业经营体系两种不同类型的农业经营体系。而基于两种不同类型的农业经营体系的不同选择和影响,未来分散型村庄发展将呈现出三种不同的选择和演化态势。  相似文献   
38.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