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63篇
  免费   508篇
  国内免费   103篇
管理学   1668篇
劳动科学   59篇
民族学   730篇
人才学   182篇
人口学   69篇
丛书文集   4825篇
理论方法论   829篇
综合类   9724篇
社会学   1060篇
统计学   328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515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516篇
  2020年   637篇
  2019年   566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429篇
  2016年   564篇
  2015年   916篇
  2014年   1839篇
  2013年   1481篇
  2012年   1317篇
  2011年   1389篇
  2010年   1395篇
  2009年   1367篇
  2008年   1457篇
  2007年   934篇
  2006年   806篇
  2005年   681篇
  2004年   502篇
  2003年   491篇
  2002年   327篇
  2001年   274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生态链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明确以经济增长为目标、技术创新为发展手段、金融生态系统为途径的研究基点上,本文通过分析金融生态链的基本规律和企业自主创新的过程架构,提出优化金融生态链的自我协调机制的途径,针对自主创新的周期性需求与瓶颈,匹配恰当有效的金融生态支持。  相似文献   
62.
本文阐述了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环境污染的种类及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的必要性,通过具体实例探讨了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相似文献   
63.
马克思通过分析经济的政治性质,开创了作为一种政治哲学的经济政治学.它反映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描述和批判的统一,有效地沟通了马克思思想中的实然和应然的张力.因此,经济政治学既体现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实质,也显示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相对于西方规范性政治哲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4.
全力打造百年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琼 《职业时空》2004,(2):20-22
1970年跻身《财富》全球500强的公司到1982年只剩下1/3。统计资料表明不同类型企业的平均寿命是不同的:全球500强的平均寿命是40—50岁,跨国公司为11—12岁,中国集团公司7—8岁,中国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仅仅3-4岁。实证研究证明,企业是一个生命肌体,他也遵循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从企业诞生的那天起,他就站到了企业生命周期的起点,面临着生命周期的严峻挑战。在我国以海尔、联想等公司为代表的一大批企业相继提出了做“百年老字号”、“长寿公司”的口号,形成了一股中国企业“百年现象热”。那么如何打造“百年老店”?怎样才能使企业长寿不衰…  相似文献   
65.
通过一个城市的历史,去透视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值得趋避的经验与教训,是城市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把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成都作为一个聚焦点,可以涉猎城市规模、城市生态系统、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以及地理、历史、人才、经济、技术,城市管理机制、生态机制、监督机制和应变机制等诸多问题,这也都是当今世界性"城市化"浪潮中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66.
生态工业系统研究述评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生态工业系统模型、特征、分类、实施途径以及生态工业系统与清洁生产关系等方面述评了国内外生态工业系统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国内外研究仅停留在传统产业园区的生态建设上,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在工业城镇或更广泛区域构建社会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企业、社区)共同参与的生态工业系统,并强调注重环境管理工具和高新技术产业在生态工业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为生态城市建设战略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7.
当今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性化、全球化,已极大地打乱了人与自然的均衡。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儒家看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之间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因而主张尊重自然规律",仁"不仅是爱人,而且还要爱物。处于危机之中的人类可以从古老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必要的生态智慧思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延续寻找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8.

对自然美的认识是美学界的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认为,马克思的自然观含有不同层面.从完全的马克思的自然观即生态自然观出发理解自然与人,既消解了人的中心地位,又消解了自然的自在状态,而同时又保持了自然的优先地位和人的主导地位,用这种思路指导社会实践,可以消除人与自然以及自然美与自然的疏离,创造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世界.
  相似文献   
69.
媒介版图与生态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倡导媒介的版图与生态意识,是基于当前国内大众传媒迅猛发展的背景,意在强调在共时空状态下,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媒介制品,或者不同类型不同定位的媒介机构有机配置与组合,也就是构建一个富有生机的多样性的媒介生态。在很大程度上,媒介是以整体的舍力而非单一的形式对人实施具体的影响,此项倡导的必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媒介的生态与版图意识还可以帮助梳理、调整当前媒介设置与媒介批评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新问题,这正是其紧迫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70.
生态文明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人的交往实践目标和方式的根本性调整.从把握生态文明价值观与交往实践观的结合点入手,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体现的是主体-客体-主体的关系.在当代,这一理论要求我们致力于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创造出了三重评价机制,即自我评价、对中介客体即生态环境的评价、主体际互相评价.三重评价机制是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应用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够更好地整合社会的各种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代与下一代的和谐,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