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67篇
  免费   967篇
  国内免费   157篇
管理学   2468篇
劳动科学   100篇
民族学   914篇
人才学   338篇
人口学   235篇
丛书文集   6818篇
理论方法论   1227篇
综合类   14971篇
社会学   2001篇
统计学   1019篇
  2024年   252篇
  2023年   1043篇
  2022年   520篇
  2021年   918篇
  2020年   1082篇
  2019年   1010篇
  2018年   478篇
  2017年   811篇
  2016年   990篇
  2015年   1362篇
  2014年   2529篇
  2013年   2075篇
  2012年   2062篇
  2011年   2132篇
  2010年   2089篇
  2009年   1921篇
  2008年   2164篇
  2007年   1410篇
  2006年   1127篇
  2005年   947篇
  2004年   693篇
  2003年   667篇
  2002年   498篇
  2001年   408篇
  2000年   288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近年来,沿着丝绸之路这条古老的贸易走廊、文化通道,中国正在推动沿线国家之间建立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学界以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为纽带,研究的视角从传统的历史地理、经济贸易到宗教文化,延伸到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制度到国家文化安全等诸多方向。学术领域多元交汇的研究态势已经形成。以地域文化为分野的研究传统,如敦煌学、西域学、龟兹学等形成体系;在传统的丝路文化节点之外,仍有不少值得深入挖掘的地区文化。随着国家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战略推进,对丝路青海道的研究也显得极为重要。文化多元的丝路青海道在魏晋之后,特别是吐谷浑时期替代了河西走廊的繁荣,连通中原;在当代又面临来自中亚的宗教文化、跨界民族文化的冲击。本文以丝路青海道的文化特征为切入点,探讨这条古老的陆地通道上的民族交融、文化变迁,以及当代的多元文化品格。讨论新的历史时期,具有典型地缘文化特征的"边缘"地区,如何统筹、平衡,建立稳定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提出新时代实现青海道的复兴,必须建立和谐的生态发展体系,即健康的文化体系、特色的城镇文化和可持续的生态文明环境。  相似文献   
53.
封采 《办公室业务》2020,(6):176-177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空间建设已经成为图书馆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图书馆在新常态下转型升级的"关键之战"。事实上,欧美国家的图书馆空间建设已经走在了改革前端,在科学技术和顶层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将立足空间属性层级理论和用户体验理论,以上海图书馆创·新空间为例,从空间设计和用户体验两个层面对其空间建设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4.
电子商务系统中内部的知识流转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符合生态学规律。因此,在构建电子商务环境及其内部知识流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与电子商务内部知识流之间的耦合机理、变异系数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并由此初步构建电子商务知识生态系统模型,进而提出电子商务知识生态系统在产生、成长、成熟、跃迁四阶段的周期性运作策略。  相似文献   
55.
现阶段,由于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普遍相对落后于中东部地区,为寻求突破,各民族地区自然将优势较为突出的民族旅游业确定为兴地富民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而大力培育。但民族地区在积极推进民族旅游快速发展时生态文化保护这一核心问题未能受到真正重视,其严重的负面效应正不断显现。本文以快速发展中的青海民族旅游业为研究着眼点,试图阐释生态文化保护下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56.
现有区域技术创新环境评价不管是在指标选择上还是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导致评价结果不具可比性与可靠性。鉴于此,拟以生态学的视角,把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运用于区域技术创新环境的评价,并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个评价法在得到合理结果的同时,还具有多方面的优点,能有效弥补现有区域技术创新环境评价的不足。  相似文献   
57.
陈忠 《人文杂志》2015,(3):113-120
伴随世界文明的生成与转换,城市与伦理历来相互关联、相互生产,城市-伦理生态具有多样性、非自足性、变迁性。当代城市化的深化使伦理与社会的关系,使这个世界的伦理图景与伦理生态,发生了重要改变。分化与纠缠、变化与固化、多样与单一等诸多矛盾表明,当代城市社会正在遭遇深刻的康德悖论式的伦理冲突。一方面,城市化的推进为伦理转换提供了条件,也提出了任务;另一方面,伦理的自觉、现实推进,又将为城市化的规范化、合理化提供基础支撑。建构一种更具语境张力,更具包容性、现实性、此在性、有限主体性底蕴的城市伦理,着力推进"此在单元""此在空间"的伦理化,对城市社会的合理化、可持续具有基础意义。  相似文献   
58.
59.
梁绍连 《科学发展》2015,(1):107-112
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疲软,增长格局加速分化;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新常态"特征显著。上海经济的"新常态"的实质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结构发生根本改变,表现为新阶段、新增长、新结构、新动力、新空间、新风险。要用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来推动经济增长,即:服务业提升、城乡一体化、制造业升级。  相似文献   
60.
当今世界环境危机问题是中国生态民主主义思想产生的国际因素;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制度的反生态化运作是中国生态民主主义思想产生的外部参照;当代中国的腐败问题促使生态民主主义思想的形成。当今中国生态民主主义思想是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说作为思想依据,以中国共产党生态民主思想作为理论基石,以国际生态民主学说作为基本理论渊源的新型民主学说。中国生态民主主义思想研究可以分为四大流派,即系统论学派、审议论学派、女权主义学派和均衡分配学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