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52篇
  免费   927篇
  国内免费   203篇
管理学   2259篇
劳动科学   76篇
民族学   863篇
人才学   337篇
人口学   79篇
丛书文集   10518篇
理论方法论   1729篇
综合类   16723篇
社会学   1540篇
统计学   358篇
  2024年   209篇
  2023年   870篇
  2022年   455篇
  2021年   838篇
  2020年   948篇
  2019年   874篇
  2018年   431篇
  2017年   674篇
  2016年   828篇
  2015年   1339篇
  2014年   2685篇
  2013年   2290篇
  2012年   2568篇
  2011年   2777篇
  2010年   2513篇
  2009年   2370篇
  2008年   2598篇
  2007年   1761篇
  2006年   1493篇
  2005年   1240篇
  2004年   1075篇
  2003年   1057篇
  2002年   791篇
  2001年   689篇
  2000年   478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4 毫秒
71.
随着南京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加,南京的发展需要确定新的坐标系,以便为南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领城市的未来发展确立新模式.本文通过对南京创建生态城市基础条件的分析,研究了南京创建生态的总体思路,结合南京的实际阐述了南京近期创建工作的八大生态工程,并为南京启动创建工作提供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2.
法律承认对自然生态利益的保护,但不是以一种简单直白的方式表现,而要通过人的传统法律权利作为间质,转化为人的利益加以规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生态法的根本价值在于对人的自由与理性的弘扬。  相似文献   
73.
人类与自然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近代以来,由于人类行为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下被放大,从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危机。为解决这一危机,一批学者提出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张,这一主张果真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吗?本文从主体缺失、价值缺失、道德缺失等三个方面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缺陷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4.
该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现代文化的形成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作者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精神上的反映,包括意识形态和其他一切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对经济、政治又具有强大的反作用.中国现代社会主义文化是由农业封建主义文化在近百年的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的,它的前进方向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75.
修彩波 《东方论坛》2002,8(1):26-30
中国近代史学的科学化主要表现在唯物史观的传入与确立、具体的史学观念的变化以及史学方法的更新三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 ,非马克思主义史家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他们所倡导的进化史观、客观的治史态度、广泛的史料范围和严谨的治史方法在奠定我国现代史学发展的新格局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话题,也将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针对民族生态环境保护的田野资料和文献,从深生态学和后现代法学的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7.
人格的塑造需要以哲学理论为理念基础,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本身是多学科人文知识的结晶,包含有丰富的科学、艺术、逻辑等众多人文知识的人格因素。如果我们理论结合实际地实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教学,有助于大学生们提高参与意识、思辩能力和锻炼表达能力,提升心理素质,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基础性功能。  相似文献   
78.
当代人类面临种种全球性问题,科技社会效应的两重性空前突出。当代西方思想界出现了一场科技悲观论与科技乐观论的激烈论争。对这场极具哲理性的争论应给予全面分析并加以总结,这将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的科技价值论和生态哲学观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79.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突破性和非突破性两种形式,突破是主要发展形式。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前提下,对马克思主义体系中某些观点的“突破”这不是否定马克思主义,而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突破性发展是由新的实践课题提出来的,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突破性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教条主义。  相似文献   
80.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提出了努力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人们的思想随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新形势下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加以研究探讨和改进。怎样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恰到好处,既适合职工的口味又能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呢?这就需要摸清当前职工的思想状况,根据职工特点“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