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8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354篇
劳动科学   118篇
民族学   75篇
人才学   118篇
人口学   257篇
丛书文集   463篇
理论方法论   565篇
综合类   3158篇
社会学   2594篇
统计学   6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795篇
  2013年   856篇
  2012年   1000篇
  2011年   933篇
  2010年   829篇
  2009年   738篇
  2008年   848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听到/温暖的话语/牵牛花/在心里盛开”。读了这样美妙、动人的诗句,你会以为它是出自少男少女之手吗?不对,它是一位日本百岁老妪柴田丰的诗作。,柴田丰和很多老人一样也是疾病缠身,然而她一直以“永不气馁”的精神面对生活。  相似文献   
72.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当代老年人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对知识的需求也不断的提升。特别是继续教育的背景下,老年人的文化程度也更高,对晚年的生活要求不再只局限于物质方面,对精神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使得老年读物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老年人由于视力下降、需求的不同,对老年读物的版式设计也提出了独特的要求。我国已经进入到老龄化阶段,对老龄化背景下老人读物版式设计进行具体研究就显得紧迫且有意义。  相似文献   
73.
《阅读与作文》2014,(3):62-64
圣诞老人是圣·尼古拉斯吗?众所周知,圣诞节是纪念耶酥·基督诞生的日子。当今,世界上的人们在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时,这一天的主角和道具为何是圣诞老人、驯鹿、圣诞树、圣诞礼物和雪呢?而且,为何这些在圣诞节成为不可缺少的东西呢?仔细想想,这还真是不可思议啊。为何圣诞老人是乘着驯鹿拉的雪撬出现的?为何要给孩子们礼物?所谓的圣诞树究竟意味着什么?更奇怪的是,  相似文献   
74.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尽管大城市小城市基本物质生活水平没有太大差别,但大城市由于人口众多,流动性大,观念思维更与国际接轨,在文化氛围、就业发展机会和信息资讯上仍具有显著优势,发展致富的途径丰富多样,直接导致许多小城市劳动力特别是男性劳动力在不断向大城市转移,继而小城市也出现了像广大的农村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即所谓的留守妇女群体。该类人群承受着与丈夫的分离之苦,担负着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小城市留守妇女现状问题是需求与现实的矛盾所产生的,面对现状,正视解决,对于妇女发展、城市建设、社会和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5.
在中国公益圈,84岁的王行娟就像一颗耀眼的"白珍珠":出现在公众面前时,这位发白如雪的老人身着白色套裙、举止优雅。言语间,她思维清晰敏锐,语言准确精练。王行娟老人投身女性公益26年,被称为"我国女性公益第一人"。她一手创办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打造了"红枫妇女热线"和"方舟家庭中心"等许多著名公益品牌。  相似文献   
76.
《社科纵横》2017,(10):82-85
农村空巢老人作为农村老年人群体一个较为特殊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结构中占相当大的比重,随着土地养老功能和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渐减弱,全社会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关注力不断上升。本文以甘肃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面临的困境为切入点,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制度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健全和完善甘肃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7.
泉水 《老友》2014,(6):34-34
正在河南郑州市,公立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私立养老院或住不起或条件太差的两难局面被打破,被誉为"喘息式服务"的托老站应运而生。老年人可以像小孩一样被送进"托老站",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得到悉心照顾。在得到普遍认可的同时,市民们很期待这种新型养老模式在越来越多的社区得到普及。笔者在郑州市中原区冉屯路附近,见到了一个提供新型养老服务的托老互助中心。占地300平方米左右的场地里,设有阅览室、电脑  相似文献   
78.
本文基于武汉和深圳两个城市727位流动老人的调查数据,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社会支持对流动老人社会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老人主要的社会支持主体是政府、社区和家庭;社会融合包括社会适应、心理融合和行为融合三个因子.实证结果表明,除家庭的经济支持外,社会支持的其他维度对流动老人的社会融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总体社会融合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情感支持,其次是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支持和医疗服务支持,再次是政府提供的老年福利和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基于此,本文从政府、社区和家庭三个层面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政府应增加流动老人的福利,并推动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方便流动老人就医和报销;社区支持的重点是建立和完善医养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家庭成员须加大情感支持力度,关心流动老人的情感需求,并支持其继续学习,帮助流动老人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79.
日前,由杭州西溪蝶园、魅力之城、钱江湾花园3个小区5500户业主共同讨论总结的《邻里公约》正式发布。内容包括了乐于参加公共活动、邻居见面主动问好、关怀和帮助独居老人、邻居长时间不在家帮助照看等19条约定。  相似文献   
80.
马志国 《老年人》2012,(10):52-53
生活中,不少"空巢"老人的心灵被孤独感所包围。孤独感不同于孤独生活本身,它是老年人认为自己被世人所拒绝所遗忘,而在心理上与世人隔绝开来的主观心理感受,是交往的需要不能满足的结果,表现为较复杂的心态和行为。老年人告别社会重返家庭后,一旦感受到"空巢"的孤独,心理往往趋于脆弱。如果身体再不好,更易对自身的价值表示怀疑,消极悲观,甚至产生抑郁、绝望的情绪。对于老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