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8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6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386篇
理论方法论   61篇
综合类   945篇
社会学   45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历代对"赋比兴"的解释看似明晰却极难厘清。种种解读多有从"作诗法"论之之嫌。只有回溯到先秦赋诗传统,才能略探"赋比兴"义理的源头。在先秦政教礼仪中,"赋比兴"的原初含义并不抽象,也并不只是修辞方法,而是活生生地体现为赋诗活动的运作方式。"赋"直陈赋诗者之情志;"兴"取譬感物,将赋诗者之意与诗章结合起来;"比"因听诗观赋者对诗意与交往情景的相类解读而达成。由此出发,对"赋比兴"的思考就可以深入到天人物我之际的关系问题,以及善恶性情的政教层面。作为情志呈露方式的"赋"必须有赖"比兴"才能感发,而"比兴"之感物言志又必须通过"赋"才能成章言志。由此,赋比兴成为赋诗言志活动的三个相辅相成的环节。  相似文献   
992.
李刚  王莹 《经营管理者》2013,(18):359-359
<正>一、生态化课堂的理论基础生态原本是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概念,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其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993.
网络犯罪经历网络对象型犯罪、网络利用型犯罪、网络智能型犯罪三个不同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代际特征。传统刑法规范在应对网络犯罪时显示“窘迫”,“力有不逮”,积极刑法又导致网络刑法犯罪化、重刑化。积极刑法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宗旨“貌合神离”,并与传统刑法最后保障法的定位渐行渐远。网络犯罪刑事治理应当注重技术与法律相互支撑、良性互动、深度融合,注重刑事规范的明确性、系统性和罪刑均衡,注重象征性刑法限缩以坚守刑法功能。这既有助于维护网络安全秩序,又有益于防止国家刑罚权的过度扩张,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994.
两汉故事赋的表现题材及文学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湾汉简《神乌赋》的出土 ,让我们惊叹于两汉故事赋所达到的艺术高度。钩稽相关资料不难发现 ,两汉故事赋或讲述鸟兽故事 ,或敷演历史传说 ,或再现生活场景 ,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世俗民众的思想感情与审美情趣 ,其生成及传播方式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这些赋作包孕着戏曲、小说等多种文学要素 ,其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 ,人物形象的鲜明 ,语言的个性化与通俗化 ,都形成了汉代文学中特异的存在 ,从而对中国文学尤其是俗文学的发展演进有过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汉赋“讽谏”说影响深远,本文梳理了汉代“讽谏”说的产生及流变,并指出汉代不同于“讽谏”的弱势赋学观点存在。汉代除典型受推崇的大赋之外,还有风格多样的宫廷作家赋作及源于下层文人的民间赋,而汉赋内容、风格的这种丰富性往往被忽视。民间赋创作在东汉末年应该是繁盛的,并且对文人赋的创作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6.
汉代是有载籍以来全面接受和传播屈骚精神的第一朝,汉代骚体赋又是汉人接受传播屈骚精神的艺术结晶。汉代骚体赋从文体特征到题材内容、思想情感,始终映射出屈骚的光辉。汉代骚体赋对屈骚的接受突显出“士不遇”的忧患,对忠君爱国精神、正直高尚品格的颂扬,同时又表现了对屈原以身殉国行为的批评。凡此种种,忧患、颂扬、肯定与批评,都反映了汉人的人生观、道德观和社会思想观念,并带上汉代大一统的社会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997.
建安九年,曹操控制河北之后,发出抑兼并令,着力抑制豪强廉并土地,减轻农民赋役负担,改革推广新的税制,以租调制代替两汉时期的租赋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唐人送别诗中由于送别情感的激发和送别情景的感染,催生了许多突发奇想和妙语佳句的开端,约略可以分为铺陈赋笔起句、摹物写景开篇、感兴议论发端三类模式,展现了送别诗开端的蕴藉诗意。  相似文献   
999.
张衡一生以其勤奋而又多愁善感的文学创作 ,展现了一个文理淹通、才干出众的封建文人在复杂动荡的社会背景下的热情追求和无奈伤感。其丰厚的思想价值和卓越的艺术追求 ,正如同候风地动仪、浑天仪在地学、天文学史上的地位一样 ,张衡的文学创作是汉代及整个古代文学发展进程中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00.
元宇宙概念为众多领域提供新发展思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元宇宙的赋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了课堂实践教育形式、提供了教学数据分析,大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激发,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但元宇宙应用导致虚拟与现实边界模糊、数据异化现象加重、资本干扰教育环境等问题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新的挑战。在元宇宙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建设思政大平台、探索教学新模式,教师转变身份、引导学习实践,加强人文关怀、规范数据使用,完善监管机制、加强资本管控,才能有效应对元宇宙赋能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