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4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46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560篇
社会学   92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诗歌创作离不开想像。在想像活动中,与假、曲与直这些不同的对立因素直接影响想像的效果。成功的想像往往在于以假胜,以曲胜直。  相似文献   
62.
康德提出我们具有一类被称为“视之为”的心理状态,其中包括主体对于判断的三个阶段的态度,即意见、相信和知道。康德说明他如此分类的理由是这些态度在主观和客观上的根据是否充分,然而康德事实上谈及三种意义的主观根据和两种意义的客观根据,并且三阶段的划分是依据认知现象性所作出的。一些研究者将视之为划归“接受”这类命题态度,从而区别于当代的信念概念,这可能是一个误导性的观点,同时也会丢失康德主张中有益于当代信念论的内容,这些内容至少包括信念的实践性目标、信念的间接意志主义等。  相似文献   
63.
关于案件事实界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案件事实作为一个概念无论是在学界还是司法实践界都如同"事实"这个概念同样被混乱地使用着。不同语境下"事实"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同时对于案件事实的性质究竟是主观性还是客观性人们也存在较大争议。但是从本质上讲,案件事实是以案件的客观事实为指向的主观判断的结论。  相似文献   
64.
中国的文艺启蒙,始于16世纪初的明代中叶.自此而迄于17世纪中期,形成了三次强有力的冲击波.第一波以祝允明、唐寅等"吴中四才子"和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为代表,反对程朱理学之"理"对文艺创作之"情"的束缚,凸显了文艺创作的"情感-审美"特质;第二波以归有光、徐渭等人为代表,标举"天下之至情",凸显了"我为体,觉灵为用"的创作主体意识;第三波以李贽、汤显祖、袁宏道、冯梦龙等人为代表,以"童心说"的新理性主义文艺思想为旗帜,凸显了"人即是诗,诗即是人"这一文艺启蒙的本质特征和灵魂.文艺启蒙极大地解放了作家的思想和创造力,使晚明文坛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65.
实学:"打假"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应该关注现实问题,而"打假"这样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却为我们的哲学家所忽视,令人遗憾!"打假"问题与哲学认识论的假问题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由此提出建构一个"打假"哲学的设想,并将"打假"哲学命名为"实学".  相似文献   
66.
<正>一个男人,在论坛里晒他的情史:怎么相识,如何相爱,曾经怎样的柔情缱绻,最后怎么分的手。当然,最后是他负了她。分手时女子苦苦挽留,他去意已决,话说得冠冕堂皇:你太重感情对我太依恋,这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  相似文献   
67.
金岳霖没有直接回答何谓知识,但揭示了知识事实是关系事实,知识等同于命题。他立足于常识,肯定知识之有,回答了知识的可能问题和知识的限制问题,但又明确指出他的知识论不涉及这两个问题。当代知识论学家在普遍接受柏拉图知识概念的同时,通过回应盖蒂尔挑战来完善传统的知识概念。为此,他们提出了无假信念条件、挫败条件、可靠性理论、结论性理由以及因果理论等方案。但是,这些方案无法弥补传统知识概念的不足和缺陷。金岳霖的知识概念与当代知识论中的知识概念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存在明显区别。后者主要表现为金岳霖和当代知识论学家对知识有无明确的定义、知识的构成要素、怀疑论的挑战、知识概念的分析方法等方面持有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68.
卡夫卡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他创作的艺术作品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本质的孤立的主题,描写现实的荒诞、非理性和人的存在的苦痛和窘困。他的散文化的作品寓讽喻于象征、夸张,貌似荒诞不经而含有新意,因此其作品富有寓言色彩。他所把握的一些带有本质性的社会现象或问题和对现存观念和概念的质疑与颠覆,又使其作品带有预言的意味。  相似文献   
69.
根据<红楼梦>文本,分析了宝钗、黛玉都是诚的少女,黛玉表现为"以直为诚"(性灵之),宝钗表现为"以曲为诚"(理性之),虽有矛盾,但非对立,虽有误会,更多融合.这是曹雪芹对多姿多彩的人生的肯定:性格尽管差异很大,只要坚守优秀传统文化的""、"诚",不仅能化解矛盾,而且可以成为知己.<红楼梦>描写钗、黛交好,寄托了作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美好愿望,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0.
王萍 《北方论丛》2006,(5):49-52
“美即,即美”。约翰.济慈在《希腊古瓮颂》中咏叹的这句诗一向是批评话语的常青树。关于“”与“美”问题的思索不仅表达了济慈的艺术观,更体现了济慈的哲学倾向与美学思想。济慈之“”是一个记号性的语言,它的意义指向情感层面,而且有唯心主义色彩。“美”对济慈来说意味着欢乐。“美”的最本质特点是“强劲”。“美”与“”形影相随,共同在济慈的作品中展现诗性智慧。济慈对于“”和“美”的认知经历了一个由直觉向理性的过渡,这标志济慈智慧的成熟。叩问济慈之“”与“美”的涵义并探索“”与“美”的认知之旅是我们理解济慈诗歌艺术的前奏,也是对济慈的审美心态的必要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