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德批判哲学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解决“先天综合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亦即感性与知性相结合的问题,而这也正是康德提出的“先验演绎”学说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着重考察了康德提出“先验演绎”学说的动机,以及他对“先验演绎”所作的两种不同说明———“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并结合“先验演绎”学说对西方近代哲学的贡献和对现代哲学的影响,揭示了它在哲学史上所产生的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先验分析论是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精华所在,那么,笔者认为康德先验分析论中的“三重综合说”则是康德认识论的精华所在。康德为了解决认识与对象相一致这个认识论的根本问题,同时为了克服机械唯物主义简单地认为知识必须符合于客观外界对象的机械的、直观的认识论观点及主观唯心主义简单地把客观对象完全消融于主观意识之中的  相似文献   

3.
俄英汉语中某些动物名词的文化伴随意义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这些做法和信念的总体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我们可以这样说,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就是学习一种文化。语言的基础是词汇,词汇的核心是词义,因此语言与文化的真切关系,应当从词义与文化的关系来说明。这个词义除去语法意义、上下文限定意义、修辞意义,还有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民族文化语义是指附着词汇概念意义之上的伴随文化因素。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人民对客观世界独特的认识和态度。该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下来的根深蒂固的生…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许多哲学家或科学家对于“实在”的理解是深受康德传统方法影响的。用这一传统方法看待“实在”,其特点就是在“实在”的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首鼠两端:其“客观性”出于人们对科学特定对象的存在信念;其“主观性”则又被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以及当代物理学...  相似文献   

5.
晚明通俗文学家冯梦龙编著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包含大量的因果报应内容。多年来,研究者大都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这些内容有严重的消极作用,是“麻醉剂”,削弱了人民的反抗精神,因此,理所应当地视之为封建糟粕。我觉得这种看法既不符合冯梦龙的编者意图,也不符合“三言”的客观实际。因为冯梦龙在“三言”中编写因果报应,是作为一种艺术手法,一种使人戒恶从善的强制性力量,其目的在于借此“以警后人”,“劝他为善不为恶”,从而改变当时的社会风气,使社会道德伦理、风气习俗归于淳厚。所以它对人们的影响,并非一味地起消极作用,而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形而上学在康德哲学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康德是否承认有科学的形而上学?这些问题涉及到对整个康德哲学的评价。本文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专家和读者。 一、康德的“形而上学”的基本涵义 对康德的“形而上学”的不同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其涵义的不同理解而引起的,因此有必要弄清其基本涵义。康德的“形而上学”的基本涵义有两种:第一种是“先天的”意义,即指形而上学是关于一切先天知识的原理、范围、界限的学问。这是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感性论”和“先验分析论”中论述的。康德说:“形而上学知识这一概念本身就说明它不能是经验的。形而上学知识的原理(不仅包括公理、也包括基本概念)因而一定  相似文献   

7.
当代价值论的核心概念“内在价值”有三种不同的说明方式,康德的“无条件”说明,布伦塔诺的基于态度合适性的说明和摩尔依随于内在属性的说明.如果合适态度中包含了内在属性,那么,布伦塔诺的第一人称说明可以转换为摩尔的第三人称说明;而如果将康德的条件价值区分为必然的意向性条件和偶然的因果性条件,并将前一类价值也看作是内在的,那么,它就会与布伦塔诺-摩尔的说明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8.
言语行为博弈是一类信息交互博弈,博弈的基础是人的认知世界。人的认知世界由信念世界(WB)、怀疑世界(WD)和.君知世界(WU)三个世界构成。这三个世界中的元素是认知命题。对认知世界的划分以人的信念为根据,依照个体主义方法论,可以将三分认知世界的标准界定为信念真,较之于逻辑真和事实真。信念真标准强度稍弱。根据信念真标准,言语行为博弈的结果是认知主体的认知世界可能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戴维森认为,一个意义理论的证据就在于说话者持语句为真的条件,而一个说话者持一个语句为真结果证明是他用该语句表达的意义和他的信念的函数。为了解决信念与意义的相互依赖性这个问题,戴维森引入了“宽容原则”。他通常在以下三种意义上使用这种原则:(1)假定说话者与解释者对于他们共同环境的本质具有相同的认识;(2)假定说话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真信念;(3)假定说话者是理性的。宽容原则是彻底的解释获得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由于戴维森并没有论证全能的解释者关于其环境的认识的确是真的,并且对引起信念的对象的本质没有给予保证,因此仅仅依靠宽容原则,尚不可能确保得到一个关于客观世界的客观真理。  相似文献   

10.
为了应对解释循环问题,描述论者不得不接受“笛卡尔假定”,认为个体使用名称的能力与其关于名称意义的知识相当。历史因果论者对此提出质疑,但也没有在其理论建构中尽然摆脱“笛卡尔假定”问题。实际上,个体一般拥有关于名称意义的多个有待于确定为真的信念———知道信念,只有在交流的语境下,个体才有可能和必要通过语言诠释确证其某个知道信念为真,从而获得关于该名称的知识。为此,存在一种通过解释个体如何确证其知道信念来为描述论“笛卡尔假定”辩护的可能。根据关于名称意义的形而上学研究,通过对个体如何确证其知道信念的三种相互关联的解释,可以构造一个关于知道信念确证的解释链条,寻求为描述论“笛卡尔假定”辩护的空间。同时,结合名称的指称和解释功能之分和克里普克式直觉的认识作用,有可能以意义契合解释个体对语言诠释兼容性的把握,为进一步消解对“笛卡尔假定”的担忧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我国许多哲学教科书在论述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时,有这样一种流行观点:“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在讲到真理时,也有同样的表述:“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我认为,意识(包括真理)的内容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的,意识(包括真理)的对象才是客观的。意识的客观性,主要地正是指意识的内容只能来自意识的对象,即客观物质世界。现将我在这方面的一点浅见提出来,以就教于哲学界的同行,并期望引起进一步深入的讨论。一些教科书所讲的“意识(包括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含义到底是什么呢?他们认为:“意识是由各种不同的而又密切  相似文献   

12.
哲学对人们视之为理所当然的各种信念持批判的态度,道德哲学则对这些信念予以正确或错误、好或坏、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的评价。当一种旧观念和一种新观念发生显著的冲突时,人们对这些观念的批判和怀疑便产生了。这里举两个例子。同其他社会一样,在古希腊社会中,人们一般都想当然地认为,道德准则是绝对的,是对整个宇宙秩序的反映。当那些被称为诡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评述的三种资产阶级伦理观,虽都是一些陈旧的货色,但在今天仍然有着一定的市场,特予发表,以供批判。“主观论”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主观唯心主义伦理观,其反动性一目了然。既然仅仅以一个人的主观信念和感觉作为道德评价的标准,那就必定要否认道德的社会基础和客观标准。宣扬这种伦理观的目的无非是为极端个人主义行为辩护,企图替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罪行作出“合乎道德”的解释。“相对论”把道德看做是相对的东西,认为个人行为要服从他所属社会统治集团的利益。在“相对论”者看来,“一个属于纳粹集团的成员,如果他的社会相信他有责任去协助拷打和杀害犹太人的话,他就有责任这样做。”按此推论,岂不是过去封建统治阶级和现在帝国主义国家统治阶级的道德标准都应该肯定了吗?这当然是荒谬绝伦的。“客观论”一方面虚伪地承认“客观责任”,另方面又“同意一个人的主观责任总是照他相信是对的事情去做”。而这里所谓“客观责任”却是人和社会所不可知的,因此这种“理论”归根到底是用“主观责任”代替了“客观责任”。由此可见,这三种“理论”都是错误的,它们的说法不一,但同样都脱离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关系来看道德,都抹煞了道德的阶级性和客观标准。本文作者在标榜对“相对论”和“主观论”批判的同时,鼓吹把“相对论”和“主观论”的一些“洞察”同“客观论”结合起来,这表明他的伦理观不过是各种资产阶级伦理学说的杂烩而已。  相似文献   

14.
“心理距离说”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洛的“心理距离说”是一种审美态度理论,心理距离实即审美态度。布洛本来是为了取代“主观的”和“客观的”、“人情的”和“非人情的”这样一些对立概念而创立“心理距离”这一概念的,但他在用“心理距离”来指代审美态度时,又将共鸣和经验差异塞进这一概念中,造成了概念的混乱。从“心理距离”角度来讨论审美对象的虚构性,是布洛所独创。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主观化、句法表现和话语交际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方面入手,对汉语“保证”一词,做出综合分析。本文指出“保证”有客观描述意义和主观认识意义之别,并在句法中呈现不同的结构特征。在语言使用中,客观义的用法和主观义的用法具有相同的论证力,但是主观义用法缺乏客观义用法对事件描述的功能,因此,主观义和客观义用法在概念上是不对称的。  相似文献   

16.
举证责任包括“客观举证责任”和“主观举证责任”双重涵义。我国刑事诉讼庭审结构具有职权主义和当事人主义的混合特征,与之相适应,客观举证责任由控诉方或辩护方承担;主观举证责任由控诉、辩护、审判三方分担。作为程序法事实的非法证据的举证责任机制也应当按此方式建构。在具体情形之下,将非法证据的客观举证责任分配给控诉方比较合理;而主观举证责任则理应由辩护方、控诉方和审判方依次分担。  相似文献   

17.
德国古典美学建构了表现论美学的体系框架。康德关于“审美判断力”的分析,揭示了对象与心灵、形式与表现的对立联系;费希特、谢林则以“理智的直观”来限制理性的作用,让“自我”设定主观与客观世界;黑格尔的美学思想虽与康德等人有别,但他仍认为艺术是对“绝对精神”的感性观照形式,最终还是要以心灵的表现为其旨归。此后,在以叔本华、狄尔泰、弗洛依德和柏格森等为代表的非理性哲学的深刻影响下,表现论美学进一步走向了反理性的纯主观内向的轨道。克罗齐把艺术审美归结为一种心灵的直觉表现活动,科林伍德也论证了艺术与表现、想象的内在联系,最后完成了表现论美学体系的建构,使其成为西方现代美学的主导潮流  相似文献   

18.
论康德审美的四个契机理论及二、四契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审美判断四个契机的观点,是他四项知性范围学说在审美判断力评判中的运用,这主要是出于他先验哲学建筑术的需要。审美判断与知性判断的差异,就使得审美判断四个契机的内容本身便与知性判断四个契机中“量”的分析相矛盾。康德对四个契机的论述虽有精辟之处,但这四个契机本身并不能构成审美判断力评判的完整体系。其中,第一个契机是对“鉴赏”下定义,二、三、四三个契机是对“美”下定义。崇高作为一种依存美,虽与优美不同而且用到了知性范畴体系中“数学的”和“力学的”范围划分,但依然是形式上的。审美判断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是主观的。在主观的层面上,在康德设定的共通感方面,二、四两个契机是一致的和互补的。  相似文献   

19.
生活质量意义上的幸福研究代表了当代幸福研究的重要取向,生活质量包括主观生活质量和客观生活质量两个部分,与主观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是主观幸福感。研究一个国家人民的生活质量.会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主观幸福感测量问题。主观生活质量测量力图对主观幸福感调查建立起科学而严格的标准,使得幸福测量具有稳定性、可信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论认识是真善美的统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往人们理解认识论,是侧重于认识事物规律的反映论,亦可名之为求真认识论。事实上,事物本质是真、善、美的统一。认识作为人们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种实践活动,也是真、善、美的统一。本文从认识是真、善、美统一的涵义、表现、根据和理论意义诸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