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2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731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44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392篇
理论方法论   85篇
综合类   929篇
社会学   148篇
统计学   18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22.
本文认为,债务链危机是市场经济社会中危害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现象,应以商业化运营模式建立日常性专项制度,促进债务链解散,防范债务链危机的发生,并对此提出构想和分析.  相似文献   
23.
短期教育培训是一种非学历教育形式,在我国的成人教育中开展的很普遍。它是各类从业人员在完成某一阶段专业学习和实践后,重新接受一定形式的有组织的知识更新教育和培训活动,以拓展和提高其创造、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是完善其知识结构的有效手段。那么,当前短期教育培训的现状如何-怎样进一步做好短期教育培训工作-让我们来共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4.
25.
介绍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现状 ,指出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利用其操纵利润的现象较为普遍。通过对比新旧债务重组账务处理方式 ,表明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的地位确有下降 ,并对此作出了简要评价。最后认为 :目前对公允价值过分依赖只会导致重要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26.
始于2007年春季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目前仍在冲击着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市场。次级债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短期影响有限,但从长期看,可能会扩大我国企业信贷的需求,影响经济增长,间接地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尤其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27.
吴德胜  曹渊  汤灿  郝希阳 《管理世界》2021,(4):35-51,M0004,232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心之一。本文针对部门债务,从债务口径、债务结构和偿付风险3个层次深入研究了实体经济债务风险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分类管控我国债务风险的理论模型。从部门间债务的比较分析中,本文发现非金融企业债务在实体经济债务中具有极高的系统重要性,针对这一特点,我们构建了双层交易对手方风险传染网络模型。以江苏省和山东省产业债发行人担保网为样本,基于该模型研究了区域非金融企业间债务风险传染结构,并根据综合节点度与对外风险敞口两类指标识别出若干核心风险传染节点。研究发现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内的债务间存在较强关联性,是潜在的区域系统性风险源。本文认为,我国当前的宏观债务问题存在国情特殊性,应尽快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债务风险和压力分析评估体系,为防范金融风险提供分类施策工具。  相似文献   
28.
随着信息披露监管的逐步变革,互动式问询函制度成为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2013—2017年间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可研究交易所互动问询对民营企业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以及具体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由此产生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互动问询可以通过挤压企业披露更相关的信息和增强民营企业的会计信息稳健性来增强公司债务融资能力,具体表现为降低民营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和增加债务融资规模。同时,交易所的互动问询具有溢出效应,能够增强被问询公司同行业同地区公司的债务融资能力。  相似文献   
29.
以短期资金支持长期投资的期限错配现象普遍存在于企业中,成为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2013—2020年中国深交所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调研等数据,对企业投融资及期限配置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投资端,机构投资者调研改善了企业投资,激励管理层进行更多长期投资;在融资端,机构投资者调研部分缓解了融资约束问题,使企业获得了更多的短期借款,但仍然无法有效支持企业从银行获得更多长期借款。中介机制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调研能够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短期借款来部分满足正常投资需求。进一步研究表明,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国有企业以及有基金参与调研的企业中,机构投资者调研使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配置更为合理。因此,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加强对机构调研质量的监督,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和改善金融供给,从而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