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3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50篇
管理学   550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7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271篇
理论方法论   39篇
综合类   803篇
社会学   79篇
统计学   47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我国股票市场波动表现出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征。文章采用多重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法(MFDFA),对沪深股市四个主要指数的日波动率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沪深股市四个主要指数的日波动率时间序列均表现出多重分形特征,且上证指数和中证500指数日波动率序列相对于其他两个指数日波动率序列表现出更强的多重分形特征。各指数日波动率时间序列的多重分形特征均是自身的长程相关性和波动的厚尾分布共同作用的结果,且波动的厚尾分布对原始序列的多重分形特征的影响比长程相关性大。  相似文献   
82.
彭珍珍  顾颖  张洁 《管理世界》2020,(3):205-219,233
本文从竞合视角审视联盟组合,结合动态关系观探讨有效的联盟治理机制,揭示了联盟组合中竞合关系(横向竞合、纵向竞合)、治理机制(契约治理、关系治理)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动态环境特征(技术波动、竞争强度)的二次调节作用。在不同的竞合关系中,由于合作和竞争的强度不同,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机制的作用也存在差异,同时,治理机制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也受到两种不同环境动态性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纵向竞合中,运用关系治理比运用契约治理能更好地提升创新绩效,技术波动正向调节契约治理、关系治理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在横向竞合中,运用契约治理比运用关系治理有效,竞争强度加强了契约治理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即关系治理在波动的环境中更有效,契约治理在竞争的环境中更有效。本文为企业开展研发联盟组合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3.
股票价格时间序列与宏观经济变量时间序列原始数据的不同频直接导致传统计量模型在处理宏观经济波动与股票市场波动的关系问题中产生模型误设和估计偏误。本文运用混频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从水平值和波动率两个维度实证分析生产者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及同业拆借利率四个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波动的长期动态影响。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宏观经济第一主成分并构建一个宏观经济综合指数,进一步探究宏观经济总体状况对股票市场波动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已实现波动率显著地放大了股票市场的长期波动。生产者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的水平值和波动率均对股票市场长期波动产生显著影响;且其波动率维度呈现出较强的持续效应;同业拆借利率仅在水平值维度对股票市场波动长期成分产生微弱影响。宏观经济第一主成分和宏观综合指数的波动率对股票市场波动长期成分均具有显著的正向放大作用,但持续效应较弱;而其水平值对股票市场波动长期成分的影响虽然微弱,但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84.
蒋彧  龚丽 《管理科学》2020,23(5):76-88
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历来受到学者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股市存在节日效应、月份效应与周内效应,但是针对日内效应的研究不多见.利用沪深股指2004年~2016年的高频数据,实证检验中国沪深股市是否存在日内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沪深股市整体上存在开盘效应与收盘效应,但在牛市、熊市期间的表现形式存在差异,股指收益在牛市期间表现出正向开盘效应,在熊市期间表现出负向开盘效应,股指波动在熊市期间的开盘效应更为明显.基于滚动窗口法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指收益开盘效应和收盘效应的变化领先于股指走势的变化,股指收益和波动的开盘效应或收盘效应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现象.研究有助于投资者合理地制定投资策略,对监管部门维护市场秩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5.
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核心是政府及其市场主体在粮食价格水平决定中的作用机制.改革开放前,政府影响力在我国粮食价格形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变迁以不断调适政府对粮食价格水平决定的影响力为主线,经历了从政府直接控制价格水平到间接影响价格水平形成的转折.总体而言,在粮食供求关系偏紧时,往往通过政府强势的价格影响力来实现粮食增产,而当粮食供求关系偏松时,政府强势影响价格的弊端就会累积性呈现.从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及其调整来看,我国一直没有找到粮食供求关系偏松状况下有效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未来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关键是政府在粮食价格水平决定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而不是放任粮食市场自发形成价格,否则我国粮食市场过度波动难以避免,粮食生产长期稳定发展难免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86.
吴加琪 《统计与决策》2016,(16):129-131
产业经济学理论认为,行业之间存在关联性,据此,将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分为长期贡献和短期贡献,长期贡献是指信息提升人力资本的知识、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产生长远的贡献;短期贡献包括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此外间接贡献还可进一步分为推动贡献和拉动贡献.文章基于2010年中国42个部门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通过对相关系数的计算,测算出当年信息产业对社会经济的短期贡献.  相似文献   
87.
经济新常态下农产品价格波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2008年1月至2015年9月的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数据,选择ARMA模型,预测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的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并以此为基础,运用季节分析法与滤波法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趋势与特征.结果表明:经济新常态下农产品价格波动整体呈现周期性上升态势,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明显.因此,促进我国农产品市场稳定运行需要谨防季节性和跨周期性的内外冲击.  相似文献   
88.
文章利用GARCH(1,1)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比较分析了国际金融新旧秩序下美国、英国、日本、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股票市场指数收益序列的波动溢出效应及其传导路径.研究表明:在国际金融旧秩序下,英国股市向其他股市有不同程度的波动溢出,美国是股市波动风险传导的终点;在国际金融新秩序下,中国内地股市从波动溢出传导路径中退出,同时其他传导路径的波动传染效应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89.
为了识别驱动中国宏观经济周期波动性的影响因素,依据中国经济的特殊性,基于1978-2014年42个宏观经济变量的样本数据集构建动态因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驱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主要因素有5个潜在宏观因子,其中前四个主要因子分别揭示了驱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波动源,它们分别为工业产出因子、外商直接投资(FDI)因子、设备利用率因子和全要素生产率因子。另外,讨论了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经济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90.
在前人的基础上加入一个汇率制度变量,考察汇率波动对FDI的影响.使用GARCH(1,1)模型求得汇率波动,发现我国的汇率波动与FDI的关系之间存在门槛效应:1994年以前大幅度的汇率波动阻碍了FDI的流入,1994年以后小幅度的汇率波动却促进了FDI的流入.说明只要保持实际有效汇率的相对稳定性,就能不断吸引FDI的流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