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73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51.
考察了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进行探索和重构的历程,指出他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价值取向是反对那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科学主义,实证主义,经济决定论式的理解,其基本思路是以“历史”为基础,以“实践和辩证法”为中心,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主体实践论的哲学,文章对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对他早年思想的超越及其理论贡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2.
社会史研究存在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史研究存在的问题是对社会史概念和研究对象缺乏准确的定位造成的 ,这与对唯物史观缺乏正确理解有直接的关系。学术思想上要理顺这一困惑 ,就要准确定位社会史概念和研究对象 ,同时也要正确理解唯物史观对社会史研究的指导意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认识 ,它注重的是社会物的运动发展规律 ,具有宏观指导意义。“整体社会”概念的提出是对社会史研究的整合 ,它对宏观社会形态的微观构成进行横断面的解剖 ,是对唯物史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53.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的标题所突出的毫无疑问是历史概念,这一概念是卢卡奇哲学的中心概念,是他哲学的逻辑基础和起点。卢卡奇从历史的逻辑出发,运用历史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了全新的理解,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不同以往的状态呈现出来。本文姑且对卢卡奇哲学中历史规定的矛盾性予以搁置,仅仅从方法上考察他哲学思维方式上的变革性尝试。  相似文献   
54.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生产方式是一个多义性概念,它有人们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生产力的利用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中间环节,人们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进行生产以及生产规模的大小、生产关系等多重含义。斯大林把生产方式界定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使其由多义性概念变为一义性概念。社会存在、生产方式、经济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同一序列的概念,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55.
网络社会心态何以可能这一论题包括网络社会心态存在何以可能、认识何以可能和价值何以可能三个方面。其中,网络社会心态的存在何以可能是本论题的前提;认识何以可能是本论题的核心;价值何以可能是本论题的目的。分析表明,网络社会心态是一种真实的社会存在;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在实践中可对其加以认识;它对网络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马克思实践观之重大意义,需要在存在论的维度上加以理解。进一步而言,马克思实践观的存在论意蕴,可以从"实践与现实的个人"、"实践与社会存在"、"实践与自然存在"这三个方面得到阐发。按照马克思的意旨,我们把"现实的个人"作为阐发马克思实践观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57.
和,是社会存在、发展的纽带、推动力,是人类探索、追求的最高境界。和的理念,在中国、在世界已经演进了数千年,亦将伴随人类前进的步伐而发扬光大。本世纪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世界讲台上相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命题后,国内外关于“和文化”的研究有着量的增加与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58.
"伦理"是一个社会现象,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伦理"出现。"伦"是"仑"的后起字,"伦"的出现承载了"仑"的名词义项"同类"义,"伦"继而又引申出了"条理、次序"义。"理"本是一个动词,在上古汉语中其中心义项是动词义"整理、治理"义,后来辗转引申出了名词义项表示"条理、次序"。"条理、次序"义是"伦"  相似文献   
59.
儒教研究需要"回到儒教自身"以寻求关于"儒教"的切己描述。儒教作为"社会存在",是一种公共—集体的"行为方式",具有自身的结构和功能,并通过观念性和物质性的"结晶化"形式表现自己。"儒教形态"是对儒教结构功能及其历史特征的指认,也包含对儒教得以奠基的存在理解的说明。  相似文献   
60.
师德属于道德范畴,决定于社会存在.师德的历史性表明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师德内容.师德的社会性内涵主要取决于当时的社会"个人取向".在阶级社会里,师德总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