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8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由于家族势力的影响及血缘伦理的威严,祖先崇拜渗透到复仇主题之中,导致复仇方式向冥间拓展。祖先向家族仇敌报怨前,要请示天帝获批,成了冥报通则,从而体现了天道观与祖先崇拜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62.
湖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藏有大量道教造像记,其中不少造像记中所提及的像尊,姓名中都带有“法”字。这些带有“法”字像尊的原型,有许多都是造像者的祖先,它们多来自于湘西南地区,撰写的年代自明代至民国都有。这些造像记显示,任何的祖先崇拜都不是因为单纯地怀念祖先,而总是夹杂着世俗的愿望。造像者希望通过造像而得到像尊的庇佑,从而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63.
土家族在清代改土归流的民族政策实施进程中逐步的“汉化”,并形成了以祖先崇拜为主体的民间信仰传统.国家政权建设的强制推行破坏了传统民间信仰的经济、政治、社会基础和村落内部的文化结构,动摇了传统民间信仰的村庄基础.在政府的推动下,乡村社会逐步确立起社会主义新传统的民间信仰替代形式.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出现了祖先崇拜为主体的传统民间信仰形式的复苏,社会主义新传统的变异以及西化的教派教支泛滥发展的现象.三足鼎立的民间信仰格局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4.
吴中胜 《殷都学刊》2013,34(3):69-76
自上古社会以来,中国的先民们就有浓厚的祖先崇拜文化传统,敬祖敬宗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色.这是一种富于人道伦理的文化情怀,极富原始感觉和诗性特征.扎根于这一深厚的文化传统,《文心雕龙》形成一种寻根索源的文学意识,谈到各式文体都追溯到极远之根本处,反映在文学取向上则是一种强烈的经典意识.回到文学的滥觞处即回到有强旺生机和无限原创力的文学状态.《文心雕龙》寻根索源,目的也是要从经典中吸取文学的真生命真精神,以求解文学现实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65.
刘天竹 《经营管理者》2009,(21):371-371
《白鹿原》体现着深刻的神话意识,它通过"白鹿"的审美意象,体现出了自然崇拜、神灵崇拜、祖先崇拜等思想观。  相似文献   
66.
客家祖先崇拜的二元形态与客家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先崇拜是客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客家传统社会的重要载体,是观察分析、深入理解客家文 化的在地化及其客家传统社会特质的关键点。本文以个案材料为基础,详细介绍客家祖先崇拜的二元形态与特 点,进而重点分析客家祖先崇拜再生形态与客家社会的互动关系及其所反映的客家传统社会特质。  相似文献   
67.
廖杨 《青海民族研究》2007,18(1):146-153
我国西北古代少数民族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礼俗和寓于多神信仰中的祖先崇拜,以及顺天应命的天命观,均反映了一定的宗法特征。  相似文献   
68.
悦城龙母信仰自秦代以来,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它经历了龙图腾崇拜、水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历史演变.至今,龙母信仰在华南地区、香港、澳门和东南亚一带仍有着深广的影响,但其信仰的基点却是在祖先崇拜基础上形成的寻根尚本、眷恋故土的思想,这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民族精神的凝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国家政权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云南大理周城白族村段氏宗族祭祀仪式的地点和方式,对祖先崇拜的信仰核心未曾造成彻底影响。段氏宗族在发展过程中面对人口与祭祖场地的矛盾,对自身组织结构进行了适当调整,使分化后的祭祀群体能够在指定场地完成祭祖仪式以延续祭祀传统。家庭是段氏宗族祭祀仪式最基本的实践单位,它对仪式产生直接影响,决定着相应仪式的内容和形式。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段氏宗族的祭祀仪式主要受到国家、宗族组织、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其经历的变迁可概括为:国家强处仪式弱,国家退处仪式盛;宗族经济政治功能弱化时祭祀仪式的文化意义增强;传统家庭结构并未解体使得宗族祭祀仪式的信仰内核恒久不变。  相似文献   
70.
孝道是传统文化中最富有特色的内容,从社会经济环境即物质产生方式上讲,孝是农业文明社会的道德结晶;从社会制度环境即社会组织结构而言,孝是血缘宗法社会的直接产物;从狭义的文化环境即社会心理基础来看,孝是祖先崇拜观念的突出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