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17篇
管理学   18篇
民族学   41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93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172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布衣英雄     
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  相似文献   
22.
本期导读     
《阴山学刊》2009,22(3):1-1
《阴山学刊》自1982年创刊至今,已出版发行了99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9”被誉为至尊,代表着凝聚力与生生不息,同时数字“9”还有长长久久之意。“9”是奇数中最大的数,表示“多”,由“无限”演化为“神圣”。所以,古代皇帝为了表示自己的尊贵,便竭力把自己跟“9”联系在一起,如紫禁城里的房屋有9999间;天安门城楼正面宽9间,门上装有9路门钉,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作为洛"域"人的总体的结构性象征体系"域"论加以描述,可以探讨当地人意识和无意识中关于"域"的观念,包括神圣方位、等级与王权的关系,以及历史的分期;提出一种不受西式历史观念影响的本土文化-历史理论.  相似文献   
24.
车玉玲 《求是学刊》2003,30(5):56-60
近年来,交往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哲学探究的热点,人们之所以关注这个自明的话题,是因为随着文明的进展,"交往"愈加显示出其危机与异化的态势,在现代社会,交往几乎等同于交际。对于交往问题的关注应该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即通过探究交往危机的根源寻找主体间交往的根本途径。本文认为,只有恢复精神性和神圣性在人的存在中的位置,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交往中的功利化状态。同时,在传统形而上学业已消解、诸神已经远逝的科学时代,"神圣性"与"完整性"可以在交往的内在领域中再现。  相似文献   
25.
在人们关于文学的"传统认识”里,文学似乎就从来未与神学发生过什么"往来”.然而确定无疑的是在人类文学史上和现下的文学生活中,人们又常常对文学保持着一种宗教化的心理敬畏和神学崇拜.正是在这种神圣的敬畏和崇拜的"先决条件”下,才有了人类今天的文学生活.针对文学中始终存在的这种"前文学”的"神学现象”,本文首次对其进行了发生学与历史学的研究.作者认为尽管文学只是一种世俗现象,但是人类却一直对其保持着神学情怀.人类的这种神学本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学神圣论的发生,而且事实上成为了文学发展的基本文化动力.作者在本文中第一次对文学神圣论理论及其两种主要观点进行了批判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范畴概念.  相似文献   
26.
洪水神话中的洪水是混沌的象征。葫芦作为主要的避水工具的深层因素,在于它在先民们分隔时节,制定历法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上古的月令系统中肯定包括匏瓜纪时。历法的制定,意味着混沌的被克服和创世的完成,而这样的神圣事业常常要经由神圣中心才得以完成。葫芦神话中大量出现的与山、树等物相关的情节,反映了宇宙山、世界树等作为神圣中心,在葫芦创世神话中存在的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27.
蓝调 《现代交际》2008,(3):42-43
我闭上眼睛,躺在被绚烂的玫瑰底色点缀的婚床上,等待着那一神圣时刻的到来。  相似文献   
28.
神圣,我们该怎样拥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学民 《人文杂志》2008,40(1):15-21
神圣是人或人的精神性的崇高意义以及把这种意义赋予对象的一种表达,因而,神圣之源是人而不是神.拥有神圣,可使人产生崇敬仰慕之情、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使命感,使人的精神风貌昂扬向上.在人类精神的历史发展中神圣曾被宗教终极化,被世俗化运动完全消解.面对时代精神中"神圣缺失",如何重新拥有神圣,答案是重建我们的信仰.  相似文献   
29.
华君 《老人世界》2008,(1):22-24
爱情是神圣的,也是应该呵护的,但如果为了保护神圣的爱情铤而走险去犯罪却是愚蠢的—  相似文献   
30.
乘课改东风,我有幸与化学新教材结缘。虽已从教十余年,新教材却让我真正领悟到教到老,学到老的内涵。特别是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让我更加明白了作为一名化学教师的神圣使命。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对化学的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具备适应现代化生活及未来生存和发展必备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