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35篇
  免费   530篇
  国内免费   81篇
管理学   1213篇
劳动科学   58篇
民族学   226篇
人才学   273篇
人口学   173篇
丛书文集   2426篇
理论方法论   493篇
综合类   6746篇
社会学   1292篇
统计学   846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594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456篇
  2020年   507篇
  2019年   507篇
  2018年   235篇
  2017年   429篇
  2016年   495篇
  2015年   566篇
  2014年   960篇
  2013年   795篇
  2012年   936篇
  2011年   990篇
  2010年   930篇
  2009年   817篇
  2008年   969篇
  2007年   635篇
  2006年   423篇
  2005年   367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基于认知隐喻理论,选择德语中14个表征空间性状的形容词,探究其时间映射特质。研究发现:长/短、大/小、远/近、高、深可表征时间,其余则无法表征时间。具体特质如下:存在“一维>二维>三维”映射维度等级;存在“长短>远近>高深/大小”映射宽幅等级;正向形容词比负向更易表征时间。这种映射特质主要与时空相似性、认知思维及隐喻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32.
《江西社会科学》2015,(10):49-52
赛博空间是人、符号、数字和信息相互链接形成的数字化虚拟实践空间。虚与实、真与假、多源性与多向性、主体自由素养既提高又减弱、个人自由和社会责任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性,使赛博自由的生态环境呈现出既分裂又整合的二向性特征。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赛博伦理,完善赛博法规,强化赛博技术,为人的自由实践营造一个文明健康、和谐有序的赛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3.
34.
主持人寄语21世纪外国文学依然用艺术方式追寻与审视历史进程、表达思想,其中美学和政治争论的中心常常又是语言跟世界的关系。作家们大都在感悟人类文明智慧的同时,对这一文明本身又抱有矛盾的态度,或加以正面表现,或加以拒斥反省。由于身处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他们在叙事视角、审美追求、呈现方式和行文品格上又各有千秋,但都不同程度地积极回应、参与或批判全球化进程,并在对20世纪文学传统的继承中展现人类新的自我与心路历程。作家们通过绘制、窥  相似文献   
35.
36.
声音     
《青岛画报》2015,(1):5
新机场建成后,将与首都机场构成"一市两场"的发展格局,将共同推动北京城市空间经济结构的优化。未来将形成沿北京市南中轴布局的新经济增长带,有望实现北中轴经济带与南中轴经济带的全线贯通,并与长安街沿线形成两轴交相呼应,推动北京呈现出大"十"字形的政治经济发展格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建设北京新机场  相似文献   
37.
社会空间研究的实质是植根于社会活动之中,实现"社会—空间—时间"的辩证整合。然而,现实中的关于社会空间的经验研究导致社会与空间的研究分裂,而空间结构和空间发展研究采用静态分析模式,缺乏时间性。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空间不是原质,只是物质存在的环境,以社会空间为对象的研究难免会出现偏重空间和偏重社会两种倾向。社会空间研究要走出误区,必须克服学界流行的时空分裂态度,重视时间在社会建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本文主要从建筑空间设计的角度说明记图的必要性。着重探讨记忆图像对空间设计的作用。认为记图是学习设计空间的基础,通过记图积累表象,促进、发展空间感受与空间想象。  相似文献   
39.
40.
在一定假设条件下,利用数理经济学方法对区域经济运行中的纯粹交换经济系统、纯粹生产经济系统、生产--交换经济系统中的资源地域空间配置优化进行一般均衡及其均衡扩展比较研究,发现并证明无论何种类型的区域经济体系或多区域经济体系,资源地域空间配置优化的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并不总是一致的,存在着差异与负相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