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179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32篇
人才学   4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35篇
理论方法论   89篇
综合类   848篇
社会学   197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武汉沦陷后,为了适应战争需求,湖北省政府在非沦陷区出台了战时教育政策——"计划教育"以培育人才;为满足军粮民食之需,农业改革也势在必行。在教育和农业的双重推动下,湖北省农业教育发生重要变化:通过改组成立新的农业教育机构——湖北省立农学院;公费制度,统筹升学与毕业去向以及教育训导推动了农业教育的发展;与其他农业组织的合作发展,初步做到了"建教合一"。湖北农业教育改革使湖北的农业和教育都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也对抗战的胜利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的立德树人工作面临许多前沿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各部门、各教育(教学)单位协同不够。要真正发挥协同育人效力,必须坚持协同思维,统筹立德树人工作顶层设计;厘清协同脉络,发挥立德树(育)人合力;强化协同导向,突破立德树人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把握协同规律,创新网络立德树人途径。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探究电弧增材制造过程温度场特征及层间停留时间对温度场的影响,课题组基于ABAQUS建立了三维瞬态的电弧增材制造仿真模型,进行了电弧增材制造过程温度场模拟;采用红外测温仪测得增材制造过程热循环曲线,将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和测试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随着熔覆层数的增加工件高温区域逐渐增大;保持其他参数不变增加层间停留时间可使高温区域减小;基于MIG的电弧增材制造层间可达到良好的冶金结合。  相似文献   
994.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引领,目前在教学实践中存在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教学内容改革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引领尚有不足等。究其原因,有教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改革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引领没有形成广泛共识等,所以,必须在坚持立德树人为引领的共识上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路径的探索。  相似文献   
995.
将城中村问题放置在村民自治视角,探究过渡型城中村围绕利益分配展开的集体与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及其治理困境。在边缘性兜底区位中,城中村改造处于搁置过渡期,由此带来利益矛盾的内部集聚。依附性乡村关系带来矛盾的内部转移,利益显性化的冲击与结构性失衡进一步激化内部矛盾,村级组织进而从生产转向分配,被成员权福利依赖所绑架的分配型村级组织与博弈期变动分配规则的张力导致矛盾的内部循环。矛盾的内部化不断激发私人利益的攫取,冲击集体组织的公共性,导致村级治理失序与治理的内卷化,但在维稳压力与改造预期下,村级组织只能维持底线治理。城中村问题通常是城市发展所引发的社会治理问题,村级组织内部利益矛盾的平衡是化解这一问题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过渡型城中村内部复杂机制的梳理,可以为城中村问题的顺利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多次就高校立德树人作出重要论述。医药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医护人才的使命,在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中,需切实把握立德树人的理论和实践逻辑:从本质论视角深刻认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围绕“为谁培养人”,坚持办学的政治方向;从价值论视角深刻理解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坚持人才培养在高校的中心地位;从方法论视角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的中心环节,围绕“怎样培养人”,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认识论视角始终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围绕“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打造科学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97.
998.
“立德树人”是我国高校的根本使命。要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立德”工作,“立德”在培育学生政治品质、道德品质、思想等方面都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要求。要完成“立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组织建设、工作方法、教书育人、管理服务育人等方面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999.
梁柱 《中华魂》2017,(10):50-52
推进延安精神进大学校园,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助成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大业,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件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事情。多年来,在各地延安精神研究会推动下,延安精神进大学校园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绩,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大学生群体的实际状况和延安精神在育人树人方面应起的作用来看,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而继续推进、扩展和深化延安精神进大学校园的工作,更显得迫切而且重要。  相似文献   
1000.
论礼的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借助于一种现象学的方法,重新探索作为中国古代文明原初形式的礼的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考查了礼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演变并为人们揭示出了其所内涵的至今不泯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