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5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66篇
管理学   612篇
劳动科学   93篇
民族学   123篇
人才学   62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2359篇
理论方法论   422篇
综合类   4475篇
社会学   308篇
统计学   7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488篇
  2013年   373篇
  2012年   489篇
  2011年   539篇
  2010年   495篇
  2009年   606篇
  2008年   732篇
  2007年   593篇
  2006年   493篇
  2005年   548篇
  2004年   464篇
  2003年   418篇
  2002年   332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仲裁是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 ,带有“准司法”的性质。本文认为 ,意思自治作为调整私法领域的基本原则 ,在仲裁协议中也有明显的体现。我国的仲裁立法理应对仲裁协议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予以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相似文献   
13.
司法解释的立法功能源于法律固有的缺陷或漏洞.我国司法性立法产生、存在的合理性也不例外,但其特殊性在于以统一解释的形式适用于所有法院的所有同类案件.在我国法制不健全、行政权主导、行政性限制竞争阻碍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历史时期,司法解释的立法功能得到彰显.<合同法>和<行政诉讼法>的两个司法解释条款,即揭示或说明了司法解释在我国法律体制中应有的立法功能,及其对抽象和具体行政行为限制竞争的消解作用.  相似文献   
14.
理性主义奠定了以立法为圆心的法典中心主义的法治进路 ,其思想资源是自古希腊开端的实在法与自然法分离的自然法思想传统 ,它促成了近代法治基本结构和观念的形成 ,法治的普世主义和浪漫主义也由此而生 ;而历史法学、社会法学直到后现代法学则在质疑法典中心主义法治观基础上 ,进一步将实在法分裂为法与“活法” ,在降低立法重要性的同时铺展了更为开阔的法治进路。法治的重心转移到了活法。立法的性质和原则在变迁中的法治语境下被赋予了不同的涵义  相似文献   
15.
试述我国事实婚姻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指出了我国新婚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对事实婚姻问题规定中存在的不够完善的地方 ,阐述了进一步完善事实婚姻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分析了当前我国事实婚姻产生和存在的现状、影响和原因 ;最后提出完善我国事实婚姻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WTO的 TRIMs协议将使我国在外资立法方面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我国外资立法存在着法律体系庞杂、内外资立法不协调、背离国民待遇和一般取消数量限制原则等方面的不足 ,应该端正外资立法的指导思想及重构外资立法体系、修改废除违反 TRIMs协议的法律规则、增加外资立法的透明度 ,实现内外资立法统一  相似文献   
17.
统一规制经济垄断与行政垄断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反垄断法所应规制的垄断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本文从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的共性的角度 ,提出了我国反垄断法应统一规制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这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也是我国入世后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程序的健全与完善,直接关系到我国地方立法的质量和效率,是确保地方立法公平、公正、科学、高效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我国现行地方立法程序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对我国的地方立法程序提出一些改革和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馆”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文章论述了我国图书馆立法的迫切性及可行性 ;重点探讨了我国图书馆法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0.
关于优先权性质与立法定位的争议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先权并不是当然的物权,而是一种“拟制的物权”。这种“拟制”,即由民法“赋予其优先受偿效力”,从而使其获得了物权地位,并在多方面表现出它的担保物权特性。既然如此,就应当借鉴法国、日本两国立法例,在我国《民法典》“物权编”中确立优先权制度。在体例上,应当采取一般立法和特别立法相结合的方式,即由《民法典》“物权编”就优先权的一般性问题作出规定,而将一些特殊优先权,交由相关的特别法进行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