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8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172篇
社会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齐梁时期,咏物诗创作不仅题材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也表现出艳情化、娱乐化、类型化、体物为妙的特征。咏物诗人在内容以及艺术技巧上的精雕细琢使得咏物诗与前代相比,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很大提高,从而促成了咏物诗在齐梁间的繁盛。  相似文献   
22.
依循民事检察权的二元化权能结构,可以将规范和实践领域形态多样的民事检察建议划分为以执法监督为职能的公权制约型检察建议和以守法监督为职能的社会治理型检察建议两大类,前者由再审检察建议、对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的检察建议、执行监督检察建议组成,后者由督促起诉、申诉中的和解检察建议、执行协助检察建议组成。通过对这六种两类检察建议制度的生发原因、运行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梳理,能够提炼出各类检察建议的共性特征和运行原理:其中公权制约型检察建议的构建和运行应当遵循合法性和约束力原则、内部制约机制优先原则、比例原则和谦抑性原则;社会治理型检察建议的构建和运行需要遵循有限性原则、防止角色异化原则、公民自治和社会自治优先原则、合法性与规范性原则。  相似文献   
23.
同意规则是勾勒信息主体的人格利益与信息处理者财产利益的重要分界线,然而信息主体的理性缺失、信息处理者的程序操纵以及第三方信息处理者处理的未知风险导致同意规则的功能逐渐弱化.依据情景类型化的规范设计是破解同意规则适用困境的关键,基于此,可根据个人信息处理的参与主体、信息类型和处理行为分为收集、转让、共享三种情景.首先,收...  相似文献   
24.
以"比较(案例)—归纳—演绎—比较(模式)"为研究进路,各国对侵权中的纯经济损失保护大致有一般条款保护模式、类型化保护模式、合同效力扩张保护模式以及权利扩大解释保护模式等几种模式。保护模式呈多样性的缘由在于:大陆法系对纯经济损失的处理模式存在很大的分歧,且未遵循罗马法系和日尔曼法系的分类,而普通法系则趋近一致;大陆法系的部分国家采混合模式,这可能与其立法精神和法律制度相关;部分国家的司法与立法常常背离,而这可能取决于过多的政策因素的考量。在各种保护模式中,一般条款和类型化相结合的混合保护模式是最理想的处理模式。我国《侵权法》起草过程中可考虑采用这一模式。  相似文献   
25.
我国传统民事司法程序的分类存在程序分类导向设定偏差、不同程序的彼此高度同质化、程序匹配与切换不畅、非讼程序及特定类型案件程序发展不足的困境。未来民事程序类型化重构应以当事人主义为核心,立足于完善的案件管理机制,兼顾民事诉讼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来配合实体法权利体系与民事程序的对接工作。民事程序类型化的逻辑重构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展开,重置普通程序与简易程序、速裁程序的边界,丰富与完善非讼程序及各类程序的匹配和转换机制,并设置类型化案件的特定审判程序。  相似文献   
26.
我国变动不居的涉农政策常常与滞后的法律相冲突,这不仅加剧了涉农群体性纠纷的复杂性,也使得纠纷类型呈现出多样化形态,通常可分为政策规范处理型涉农群体性纠纷、法律规范处理型涉农群体性纠纷以及政策规范与法律规范交汇处理型涉农群体性纠纷。通过对每一种类型选取的实例分析表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应对涉农群体性纠纷的前提条件是解决纠纷的规范必须明确、具体。只有这样,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介入具体的纠纷才可能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27.
母题是小说当中内容及形式上的类型化、程式化成分,但这一术语在当下用得比较泛滥,如与主题、原型的混用等。母题研究方法的另一偏颇是过于强调叙事模式的普遍性和类型性,忽略叙事艺术的审美个性化和新异性。使母题叙述个性化从而获得更高的审美价值的途径主要有:新颖具体的细节讲述,复合多义的思想辐射,多向复杂的情节构设。  相似文献   
28.
《合同法》第52条第4项中“社会公共利益”系不确定概念,在司法裁判时需加以价值补充方可适用,学界将此项内容作为公序良俗条款加以研究,认为其系合同的效力判断标准.国内现行法律规定中有关“社会公共利益”的条款主要分为公法和私法两类,而公法均从政府征用和征收角度探讨,对合同效力判断参考意义不大,在私法中对于该条也未加解释.实践中,应将“社会公共利益”类型化,按照具体案情而非纯粹按照逻辑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违背公序良俗合同进行研究,提取共同点,同时也应分别研究其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29.
法益论视角下个人信息侵权法保护之类型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界定为个人信息侵权法保护的逻辑起点。将个人信息绝对权化,违反《民法总则》第111条规范目的,不符合“权益区分三标准”,阻碍信息的自由流通,并背离比较法上的主流趋势,应予否定。个人信息的本质是一个法益综合体,法益的保护宜采用德国式的类型化路径,有“违反保护性规定的侵权任”和“故意背俗致损的侵权责任”两种,前者在个人信息保护上具有更大优势,应作为主要保护路径。以行为作为主要基准将有关个人信息的保护性规定类型化,具体分析每一类型确立的行为标准以及违反时的侵权判定、责任承担、抗辩事由等,能够构建完善的个人信息侵权法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30.
水浒戏中的搽旦与《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杂剧中的搽旦表演与净角行当关系密切.现存元代水浒戏<同乐院燕青博鱼>、<黑旋风双献功>、<大妇小妻还牢末>中的搽旦脚色,对<水浒传>中一类女性形象的塑造有着重要影响.小说中女性形象与水浒戏搽旦的关联主要在于表现技巧与叙事态度的沿袭.但相对于戏曲中类型化的脚色表演,小说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已经朝个性化方向稍稍前进了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